北京动刀,彻查核酸利益链

文/i看见

年,王学刚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那一年,王学刚创办了哈尔滨精准基因科技,持股34%。

年从北理工毕业的王学刚,进中科大读研,赴丹麦留学,任华大基因副总裁,兜兜转转16年后,终于走上了人生快车道。

而真正改变王学刚命运的,则是年初的那场疫情。

那年初,王学刚拍板,哈尔滨精准基因转产新冠病毒检测。

彼时,还是疫情爆发初期,一切都处于混乱之中,眼光独到的王学刚,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商机。

王学刚,金准实验室实控人。

就在王学刚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名叫武彦峰的人也追了上来。

武彦峰37岁,王学刚43岁,不仅年龄小6岁,对商机的把控也弱了不少。

直到年11月,武彦峰才介入核酸检测:

成立北京朴石实验室。

与金准和朴石民营身份不同的是,中同蓝博实验室可是标准的国企。

不像金准和朴石那种标准的投机客,中同蓝博实验室早在年就成立了。

毕竟,他的母公司可是归属中国核工业集团的。

有这样根正苗红的身份,进入核酸检测领域,绝对是顺风顺水。

可谁也没有想到,疫情3年后,核酸市场风生水起之时,一周之内,这3家实验室相继被查。

而总结他们倒下的原因,都归于一个:

核酸检测造假。

01

年春节期间,王学刚筹措万,购买设备,开始改造实验室。

2个月后的3月份,开始对外开展核酸检测服务。

赶在别人过春节的间隙,王学刚带领人员加班加点升级了实验室,成为首批检测机构,抢占了先机。

时间就是金钱。抢得先机的北京金准实验室,自然是快速钱进。

到今年初,2年的时间里,金准的检测业务就涵盖了北京的6个区,仅在通州区就有82个点位。

4月19日,王学刚乘胜追击,又成立了河北金准实验室。

王学刚的核酸检测业务,在疫情中快速推进。

不同于王学刚的狂飙突进,晚到的武彦峰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直到今年3月15日,朴石实验室才通过验收。

别看朴石错过了先机,但是后续力量却丝毫不容小觑。

3月15日才刚通过验收,5月7日就接到了一个大单:

中标我国海关新冠检测服务。

国家海关的核酸检测,这市场有多大,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别看朴石通过验收还不到2个月,很快就搞定了这桩大买卖。

朴石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功力呢?

我们来看国家海关的核酸检测招标,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海关4月24日发标,朴石4月28日递交标书,5月7号中标结果公示。

从发标到中标公示,整个流程仅仅13天。

怎么这么快呢?因为这次招投标采取的方式是:竞争性谈判。

竞争性谈判是一种简易流程,具体来说就是:

无需走公开招标,只需凑齐3家供应商,大家一起开个会,走完流程就可定标。

大家可以自行脑补这样的画面,3家企业跟招标单位坐在一起,轻松聊聊天就定了。

能轻松拿下这样的大单,可以想象,朴石的关系那叫一个硬。

朴石能耐不小,身背国企光环的中同蓝博,自然也有自身独有的优势。

中同蓝博是北京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的核酸检测机构,在北京有73家点位,检测市场主要位于丰台区。

除了北京,中同蓝博的触角还伸到了成都、武汉和合肥3个省会城市。

市场庞大,收益自然不会差。

仅去年一年,中同蓝博就疯狂揽金2.28亿,同比大增77%。

02

如果就这样,这3家的日子都会很好过。

可人就是奇怪,兜一旦鼓了,幺蛾子也就出来了。

5月21日,星期六,北京警方没有闲着,一下就带走了朴石6个人。这其中就包括:

朴石的法人武彦峰,以及实控人周明强。

周明强在朴石持股将近77%,是绝对的控股股东。

朴石的出事原因,官方说法是,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检测远远少于采样。

比如对个人进行了核酸采样,结果只检测了个,还有一半直接给扔了。

高采集,少检测,结果很明显,这样做核酸检测,还不如不做。

如今,朴石的法人和实控人一起被刑拘,说明数据造假不仅仅是朴石实验室,控股股东也是知情的,甚至可能是他直接授意的。

北京这次出手够狠:

不仅刑拘了6人,还吊销了朴石的执业许可证,直接把饭碗给砸了。

吊销执业许可证,这算是最顶格的处罚了。很显然,这一次,北京很愤怒。

这边疫情汹汹,那边却搞起了小动作,火上浇油,不痛下杀手才怪。

短命的朴石3月15日通过验收,5月15日就被吊销许可证,仅仅活了2个月。

真是典型的不作不死。

紧随朴石其后的,是金准实验室。

在对朴石出手6天后,北京警方又锁定了金准。

5月27日,43岁的王学刚被带走,金准实验室的执业许可证也同时被吊销。

一连两枪,弹无虚发,枪枪致命。

不仅查人,还顺带砸摊,手起刀落,刀刀见血,那叫一个痛快。

朴石的骚操作是少检,金准则是多管混检。

官方规定的检测方式是5混1和10混1,结果金准却私自30混1,甚至50混1。

人为稀释样本,检测结果就不准,随之小羊就不能及时发现,这对希望尽快抑制疫情的北京来说,岂能容忍?

想当年,王学刚从北理工毕业的第2年,就获得了北京市十佳外来青年称号。

现如今,却在他人生的展翅之地锒铛入狱,真是时也命也。

仅仅一天后,5月28日,“厄运”又降到了中同蓝博头上。

中同蓝博的违规手法与金准一样,也是多管混检。

03

检测造假带来的直接后果,这3家实验室都心知肚明。

可是,他们为何还要明知故犯呢?

大致来说,主要原因有2个:

一是节约成本,二是加赶进度。

疫情进入第3年,我国在核酸检测上花费多少?有研究所计算,3年下来,总共大约为亿。

尤其是今年前4个月,更是大爆发,4个月已经花了将近1亿。

这么庞大的市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有能力没能力的检测机构,都扑上来想分一杯羹。

前期不管不顾地揽生意,到后期,势必就会检测能力达不到。

可那边却不断催要结果,最后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造假了。

这是其一。

另外就是,从成本角度考虑。

疫情进入第3年,核酸检测费用一降再将。有专家说,对检测机构来说,已经到了成本临界点。

也就是说,今天的核酸检测,几乎不赚钱,或者说,利润已经很低了。

可资本是逐利的,人性更是贪婪的,相比前两年的高收益,今年检测机构的利润下降不少。

多重作用之下,歪脑筋就出现了,要么扔掉一部分样本不检测,要么就增加混检数量。

这样一来,利润自然就上来了。

检测机构倒是爽了,但是检测精准度的大幅降低,在当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

快一个月了,北京依然每天都有几十例上下波动。

这无疑让北京很苦恼,前期以为是病毒的超强变异所致,直到飞检时发现蹊跷,进而深查之后才发现根源。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5月21日朴石被查,一天后情况就变了:

新增确诊就从83例猛降到了41例,然后一路下滑到8个。

狠查检测机构,确诊数量随即猛降,这两者有何关联,大家自行脑补。

有人做过一个设想,注意,是设想:

假如从个羊中故意漏掉一个,带毒的羊四处走动,那么疫情就很难消失,核酸也就不会停止,检测机构就成为赚钱永动机。

这就应了那句话:

如果龙王是靠卖伞赚钱的,雨就永远都不会停。

04

疫情红利没有天花板。

眼睛一红,心就黑了。所以有人不希望疫情结束。

北京的做法是,一边抗疫,一边向根源开刀。

5月27日,房山区卫健委副主任等3人被查。同一天,北京8个区随即实现社会面清零。

你看,就是这么立竿见影。

难怪有人说,彻查核酸利益链,北京抓住了这波疫情的关键点。

再看上海那边,同样也是“雷厉风行”。

前几天,他们处罚了一个给面条加价5毛钱的便利店。

至于前些日子爆出造假的中科润达,至今还停留在企业的内部自查上。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70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