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养貂业引发病毒变异担忧,水貂会是下一
德尔塔未走,奥密克戎又来……新冠肺炎病毒变异株不断来袭,给人一种疫情“望不到头”的无力感——会不会以后希腊字母都不够用了?
把世界疫情推向又一个高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1.1.)是如何出现的,还没有结论,但它的刺突蛋白上存在32种突变,引发担忧。奥密克戎的7个突变,疑似是为了适应啮齿动物。科学家推测,该变异株可能在“一个特殊的宿主”体内产生,使其发生全新的适应性演化。
据最新统计,全球已超3.5亿人感染,万人死于新冠肺炎。但较少人知道的是,非人动物当中,水貂是受新冠冲击最大的物种。
疫情暴发后,全球亿美元的水貂养殖行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欧洲养殖水貂最先暴发疫情,后来又席卷美国,全球超70万只养殖水貂死于新冠,是所有非人动物之最。
这种被人类盯上毛皮的动物,其养殖环境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来说最适宜不过。而与欧洲不同,疫情严重的美国并未禁止毛皮动物养殖,养殖环境中的病毒监测又存在缺陷。
目前,唯一一种已知的被人类传染新冠病毒、又转染给人类的动物,就是水貂,且已有3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确认与水貂有关。
《纽约时报》1月19日的特别报道指出,水貂养殖场里,可能诞生下一个新冠肺炎变异毒株。叠加上“溢出效应”和“溢回效应”——通俗地说,即“非人动物传人”和“人传非人动物”,人类社会可能会因此面临“毁灭性影响”。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记者探访养貂场:新冠病毒的“温床”
《纽约时报》的记者探访了一家位于犹他州的养貂场。这里阴暗潮湿,气味刺鼻。
养殖场棚屋内满是苍蝇,一排排齐腰高的铁丝笼里,密密麻麻全是水貂,大多数都四脚朝天,在高温中晕倒。笼子下方,粪便堆积成小山。
水貂学名美洲水鼬(拉丁学名:Neovisonvison),是一种体型中等的半水生鼬。躯体细长,四肢较短。头形狭长,嗅觉、听觉灵敏。尾巴多毛,掌上有蹼。它会以气味来定地盘,其肛门腺能散发一种比臭鼬还刺鼻的气味。
水貂的毛皮柔软,底绒长,保暖层针毛油滑厚实,耐水性强,因此被人类盯上,成为制造皮草的常见物种。水貂原产美国和加拿大,已被南美、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引进。人们养殖水貂主要取皮。
美洲水鼬
《纽约时报》统计,全球的水貂养殖已经形成一个亿美元的产业。
长期以来,由于对于皮草的抵制,以及反皮草活动团体的存在,美国的养貂场一般十分“低调”而隐蔽。但养殖场主高兴地对记者介绍了他饲养的只水貂。
记者问,在第一波疫情中这里有没有水貂被感染?
对方说,“可能有几只死于新冠肺炎。我们认为这没什么,所以没有检测。”
这家养殖场所在的犹他州,是美国疫情较严重的州,且反疫苗情绪高涨。
养殖场主给水貂接种了瘟病和其他疾病的疫苗,但并不准备给水貂们接种兽药公司Zoetis为水貂等开发的专用新冠疫苗。且该公司高管介绍,即使接种了这种疫苗,也不能百分百防止感染和病毒传播——与人类新冠疫苗一样。
养殖场内的养貂人和水貂“密切接触”,呼吸着相同的空气。场主戴着厚厚的手套,防止被咬,但没有戴口罩。
据《科技日报》报道,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领衔的研究论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复制、致病及传播能力研究》,阐释了水貂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背后的机理。
研究者利用分离自人的新冠病毒株鼻腔感染水貂后,发现病毒可在水貂的鼻腔和肺脏高水平复制,并在水貂的上、下呼吸道引发和人感染新冠病毒发病者极为相似的病理损伤,包括肺部的血栓形成。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新冠病毒在水貂之间可通过呼吸道飞沫高效传播。
欧美养貂场疫情,“防不住”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的水貂养殖行业都受到打击。年4月下旬,欧洲的养貂场首先暴发疫情,4个月之后,美国养貂场也未能幸免。
科学家估计,截至年6月,新冠病毒已经感染了欧洲和北美多个养貂场万只水貂,超过70万只死亡,数量是感染新冠死亡动物之最。
年夏天,犹他州十几个养貂场的数千只水貂感染新冠,该州4个养殖场依旧在隔离中。
目前,唯一一种已知的被人类传染新冠病毒又传染给人类的物种,就是水貂。但必须说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水貂在奥密克戎的出现中发挥了任何作用。
最初,荷兰的两家养貂场在年4月暴发新冠疫情——占了全世界最大的4家貂皮生产厂的一半。荷兰政府封锁了两家养殖场周边的街道,并在所有养貂场实行了强制性筛查。政府规定:出现疫情的养殖场工人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设备。
但这些措施没能防止疫情外溢。5月初,又有两个养貂场出现疫情。
5月底,荷兰政府开始用毒气杀灭出现疫情的养殖场内的所有水貂,对水貂进行筛查,还下令禁止运输水貂及其粪便。不过,这依然没能阻止病毒扩散。截至7月底,调查人员在荷兰27座养貂场检测到了新冠病毒。
前美国农业部兽医流行病学家吉姆·基恩(JimKeen)计算出,每个养殖场产生的病毒足以感染数百万人。
荷兰养貂场出现疫情后几个月,欧洲境内许多养殖场都出现感染。在丹麦,感染新冠病毒的水貂比人还多。
研究表明,与人类一样,新冠病毒可以在水貂中无症状地传播,暴发过疫情的农场也可能再次“中招”。在水貂中产生一种新的变异株后,丹麦首相下令,扑杀该国1万只养殖水貂。
同时,包括荷兰和波兰在内的十几个欧洲国家禁止或逐步淘汰毛皮动物养殖。欧盟范围内,奥地利和荷兰是率先结束毛皮动物养殖的国家。
“溢出”和“溢回”
新冠肺炎暴发后,“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这个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此“溢出效应”和经济学中的“溢出效应”不同,指的是非人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传染给人类——新冠肺炎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病(zoonosis)。
与“溢出”相反的是“溢回”(spillback),顾名思义,指的是微生物从人类传染给非人动物。并非所有引起大流行的病毒都会“溢回”,但新冠病毒显然是的。疫情暴发后,动物园内的动物、人饲养的宠物被感染的新闻屡屡出现。
那些可以反复“溢出”、“溢回”的病原体,往往在自然界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强,也会对人类和其他动物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溢回”可能会导致感染路径的改变,制造新的变异毒株,并在人类社会引发新一轮危险的疫情。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最初是如何出现的还不清楚(当然,新冠肺炎病毒也是如此),但一些科学家推测,奥密克戎疫情在人类社会暴发之前,可能由于“溢回效应”,已经在其他动物社群内发酵。
奥密克戎的突变数量非常多,约50个,其中包括35个突触蛋白上的突变。因此有科学家推测,这表明它过去可能在一个“不寻常的宿主”体内,使其发生全新的适应性演化。
尚不清楚这种“不寻常的宿主”是何种动物,但奥密克戎的7个突变疑似是为了适应啮齿动物。
由于“溢回效应”,抗疫策略变得更加有挑战性。理论上,我们可以控制人类的行为:例如停止饮用被污染的水,从而控制霍乱传播;利用蚊帐减少疟疾等等。但对于非人类动物的控制较难。
戴维·奎曼年出版的《溢出:动物感染与下一次人类大流行病》在新冠暴发后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