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孩跨性别者自我成全之路上的勇敢

“人要自己成全自己。这是《霸王别姬》里关师傅对他徒弟说的话,这句话用在《丹麦女孩》的主角身上也恰如其分。前言:这部影片以上世纪20年代真实的人物事迹为基础,并根据大卫·艾伯肖夫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展现了画家埃纳尔发现自己真实的心理性别并逐渐接受这一事实的过程。影片的导演汤姆·霍伯曾经导演《国王的演讲》、《悲惨世界》为观众所熟知。《国王的演讲》给他带来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丹麦女孩》再次冲击奥斯卡,获得多项提名,最终摘得最佳女配奖,获奖者便是饰演片中妻子格尔达一角的扮演者艾丽西亚·维坎德。《丹麦女孩》根据20世纪初丹麦艺术家埃纳尔·韦格纳的真实经历创作而成,主人公原型是世界上第一个变性人。影片讲述了一对艺术家的非常人生,故事发生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妻子格尔达和丈夫埃纳尔都是画家,两人相识于微时,由于拥有相同艺术爱好,很快结成夫妻。一对儿文艺青年凑在一起,他们的房间就是画室,两个人的生活浪漫又幸福。从一次埃纳尔为了妻子的创作而假扮女模特起,他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女性化的一面,最终他选择成全自己。在妻子的鼓励下,埃纳尔通过变性手术恢复他心理上的女儿身,但在最后一次子宫移植手术后因产生生理排斥不幸去世。《丹麦女孩》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再现了世界上第一位变性人的心路历程,让观众对这一群体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因性别问题折射出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性别的观念与态度。尽管距离故事的发生年代已经百年,但主人公坚持本我,跨越世俗的道路曲折又坎坷,影片所提供的视角依旧能够对当下关于变性人的认知存在重要的启发意义。埃纳尔自我追求的成功既有自己内心意识驱动,也有妻子格尔达的忍痛成全。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基于《丹麦女孩》,在第四部分,我将结合影片谈谈其对现实意义的意义与思考:人物的自我觉醒:一直隐匿在埃纳尔内心深处的女性意识无意间被激发出来,他开始渴望性别的转变人物的自我成全:埃纳尔开始遵循内心的声音,打扮也越来越女性化,更加坚定了他想要成为女孩的决心,他决定改变自我妻子的善意成全:格尔达深爱着丈夫,埃纳尔的决心转变虽然让她痛苦,但在她的心里,与束缚着丈夫相比,他的快乐更重要01、人物的自我觉醒:一直隐匿在埃纳尔内心深处的女性意识无意间被激发出来,他开始渴望性别的转变影片的主人公埃纳尔是一位知名的风景画家,他的妻子格尔达同样是一位画家,但名声和成就却与埃纳尔无法相提并论,格尔达的作品一开始一直不被专业人士认可,她真正欠缺的是一位理想的绘画对象。在他们的房间中摆放了一副未完成的油画,画中的女孩是一位跳芭蕾舞的朋友,因为这位朋友要排练无法到场,格尔达便让埃纳尔充当临时的替补模特。一开始,他是笨拙的,然而批上纱裙的他很快便进入了佳境,格尔达的内心情绪开始渐渐的向女孩转变,外在表现就是他的手指翘起了兰花指。用他的话来讲,他喜欢女孩的衣服,它们无比柔软。埃纳尔的女性意识被激发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妻子新买了丝质睡衣,面对诱人的妻子,他的反应是真美,但是他所指的并不是妻子而是睡衣。格尔达的其他画作一再被出版商拒绝,但她开始画女性装扮的丈夫后,作品却受到了青睐,甚至被邀请到了巴黎去发展。在一次宴会上,埃纳尔穿着女装出席,并以格尔达的表妹自居。埃纳尔给妻子讲起了自己儿时的事,他在幼年时,曾身穿围裙接受了一个男孩汉斯的吻,或许那时“莉莉”就爱上了汉斯,后来两人却被“莉莉”的父亲发现,受到了惩罚。早在儿童时代,埃纳尔就曾经释放过自己作为女性的本能,以至于在多年之后,艾纳的绘画内容一直都是自己的家乡艾瓦勒的一片沼泽。埃纳尔在一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住着一个女孩时,或许会惊慌失措,极力掩饰,但他最终选择正视自己,渐渐地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他的不同注定会受到社会上各类人士的不友善的目光,他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欲望,直视自己的身体需求。02、人物的自我成全:埃纳尔开始遵循内心的声音,打扮也越来越女性化,更加坚定了他想要成为女孩的决心,他决定改变自我事实上从一开始,埃纳尔就在生活中流露出了靠近女性习性的一面。在格尔达化好妆要出门后,埃纳尔细心地帮她擦去口红中溢出唇线的部分;两人在接吻后道别,埃纳尔站在原地久久回味自己唇上的口红味道。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抚摸格尔达的女性服饰,这其实暗示的是埃纳尔心中有着强烈的对女性美的向往。在派对上埃纳尔与亨里克相识,亨里克对“莉莉”表达了爱慕之情后,埃纳尔一度因为和亨里克接吻而流鼻血,激动得眼含泪水。他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变成女人。就当时的医学条件而言,埃纳尔的诉求并不容易被理解,有的医生想要在他的头部穿孔,有的医生认定他为同性恋,还有医生认为他是精神分裂患者,试图将他关起来。埃纳尔处于不断的自我怀疑和挣扎之中,而此时格尔达始终与他站在一起,鼓励着他,并帮他找到一个愿意帮他施行变性手术的医生。医院接受了手术,埃纳尔变成了莉莉,身体恢复后开始用女性的身份在女装店做售货员,并逐渐被新的群体认同。在动了第一次手术后,埃纳尔过上彻底的女性生活。埃纳尔和莉莉的生理性别与内心认同性别第一次达到了统一。他拥有生理意义上的男性性别,但是他一心想要获得的却是女性的生理和社会性别。他渴望以“莉莉”的身份享受女性的生活,即使他非常清楚自己公开性取向,去做变性手术将有可能面临身败名裂的风险,他也在所不辞。被压抑的本能为追求完全的满足而奋斗,最终完成了自我成全。03、妻子的善意成全:格尔达深爱着丈夫,埃纳尔的决心转变虽然让她痛苦,但在她的心里,与束缚着丈夫相比,他的快乐更重要手术后的埃纳尔,开始以女人的身份名正言顺的与男人手挽手出现在公众场合。他的妻子看到这一幕,转身装作不认识,留给世界一个孤独忧伤的背影。格尔达甚至梦到丈夫和一个男人结婚了,她没有像普通的女人一样大吵大叫,讽刺揶揄,看着熟睡的丈夫的她无法入睡,只能半夜起身把他的样子画下来,把强烈的痛苦释放在画中。她虽痛苦,但她更在乎丈夫的感受,当丈夫向医生说起自己成为女人的愿望时,格尔达为了不使他感到孤单无依,毫不犹豫的表示“我也相信”。在第一次手术时,原本坚定的埃纳尔在上手术台之前却面临了情感的决堤而痛哭起来。紧要关头是格尔达让埃纳尔变得坚强,他的力量来自于格尔达诚挚而深沉的情感,使得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变成莉莉后,莉莉强烈想要拥有完整的女性生殖系统,她希望能够和男子组建家庭,渴望拥有生育能力,自己生育一个孩子于是她毅然决然的做了子宫与卵巢移植手术。但第二次手术并不顺利,格尔达在她身边精心照料她,却无法阻止她的死亡。死前的莉莉对格尔达说“我怎么配得到这样的爱,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我害怕了。”《丹麦女孩》讲述的是两个女孩的故事,一个是莉莉对于本我的探寻,一个是格尔达对他人的成全。当埃纳尔发现了真正的自我之后,格尔达却需要更多时间来接受这一切,最深沉的情感不是要求对方为自己改变,而是尊重对方的选择。一个女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接受自己丈夫这样的转变,埃纳尔是勇敢的,他敢于突破自我,完成蜕变和重生,埃格尔达更是让人敬佩,她的无私与包容促成了莉莉的愿景的实现,她对埃纳尔深沉的爱更加让人动容。04、基于《丹麦女孩》,谈谈这部电影对现实的意义与启发感情的长久需要双方的理解与包容我无法判断,完成了莉莉的梦想的,是埃纳尔的勇敢还是妻子的宽爱。埃纳尔的行为在当时社会并不被世俗理解和接纳,好在上帝给了他一个拥有博爱胸怀的妻子,她鼓励着埃纳尔,陪伴他去寻找莉莉,陪伴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影片的结尾,汉斯带着格尔达看了埃纳尔此前反复画的风景,她的丝巾被风吹到了高空,这条丝巾此前曾传达了她给莉莉的关爱。她让丝巾自由地飞走,随着莉莉的灵魂一起飘向了远方,正如她所给埃纳尔的最大的灵魂自由和身体自由。在感情和婚姻里,给予对方最大的温柔便是理解和包容。一段情感中的苦楚喜乐只有自己知道,光是简单的维系情感是不够的。当两个人步入磨合期时,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对方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将心比心的感情才最真挚。面对他人的与众不同不该质疑和排挤“我是谁?我在哪?我能成为谁?”我想我们一生中总会有这样自我扣问的时刻。埃纳尔是一个自我扣问者,他激发了自我、找到了答案,但在那个年代被当成异类。这一点从他想做手术却找不到医生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他依然选择不惧他人目光成全自己。柴静在《看见》一书中谈及同性恋这个特殊群体时有一句话:“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我们都无法选择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会与另一个自己狭路相逢。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埃纳尔一样的接纳自己、改变自己的勇气。当我们遇到了像伊纳尔一样有着莉莉梦想的人时,就不该质疑和排挤。结语:《丹麦女孩》从性别的维度出发,一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埃纳尔对自我性别认知、探寻的过程,另一方面则从妻子格尔达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在婚姻里更开阔的爱与包容。影片完成了情感上的表达,对跨性别者追寻自我有着温暖的鼓励。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美丽和与众不同的,这部电影也启示了人们更加理解跨性别群体,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1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