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丹麦西海岸线,一群娃娃兵徒手排

刘军连医生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02/9262943.html

文|Ms格蕾丝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洗稿搬运是无耻的行为!

年,长长的丹麦西海岸线,一群少年匍匐在沙滩上徒手排雷,他们是德国战俘。

塞巴斯蒂安发现了一个诱雷,他呼喊不远处的沃纳停下来,可距离有些远,沃纳没有听清小伙伴的声音,他手托地雷刚想起身,伴随着一声巨响,沃纳被炸得粉身碎骨……

这是丹麦电影《地雷区》中的情节,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却取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二战时期,丹麦于年4月9日向德国投降;年5月,战败的德国结束了在丹麦长达5年的占领期。

战时,德国为防止盟军登陆,在丹麦西海岸线埋下了超过万颗地雷;战后,丹麦政府强迫德国战俘去清理这些地雷。

01娃娃兵

年,德国为进行“总体战”,开始强征未成年入伍。年去世的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二战时曾是一名娃娃兵,科尔当时只有13岁,由于年龄太小,他当了一名传令兵,负责往慕尼黑和维也纳递送军事文件。

然而,科尔的哥哥却没有如此幸运,他成了“总体战”的牺牲品。更多的娃娃兵虽然在战场上侥幸逃生,但他们却在战后被迫踏上丹麦的国土,开始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赫尔穆特·科尔

这些负责排雷的士兵,大多数是娃娃兵,最大的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小的只有十五六岁,脸上稚气未脱,眼睛里写满了惶恐,眼角还留有泪痕。

一位丹麦军官对着这些娃娃兵训话,他直白地说:丹麦不是你们的朋友,你们应该明白,不要指望丹麦会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丹麦军官满脸傲慢,态度颐指气使,丝毫不顾忌自己的话会给这些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胜利的一方,谁会在乎战俘的感受呢?谁又会考虑他们是不是孩子呢?

经过简短的培训后,德国娃娃兵在正式踏入地雷区之前,开始了第一次实战演习,每人拎着一个真正的地雷到废墟里拆除,第一个人出来,第二个人立刻进去。

这是影片中的第一场重头戏,这场戏五分钟左右,每一分钟都在考验着观众的神经。排雷进行得很顺利,但谁都知道事情不可能如此顺利,终于废墟里发出了一声巨响,一个鲜活的生命从此消失了。

进入那片地雷区之前,军士长指着长长的海岸线,对这群娃娃兵说:在那旗帜标注的范围内,埋藏着颗地雷,必须把它们全部清除,当你们完成任务时,我就允许你们回家。

军士长还补充道,每小时拆除六颗地雷,三个月后,你就可以回家。

正是“回家”的信念支撑着这群少年日复一日与死神博弈,然而伴随着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巨响,他们从最初的11个人,变成了最后的4个人。

即使这群德国娃娃兵如期完成了任务,他们还是不能回家,剩下的4个人因为经验丰富,被派往情况更复杂也更危险的地区排雷。

这根本就是一场骗局,一场有来难回的骗局!从踏上丹麦国土的那一刻开始,等待着这群少年的是仇恨、羞辱、饥饿和死亡。

丹麦蔚蓝的天空和美丽的沙滩,禁锢了少年们的青春,掠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为国家赎罪,同时也为战争买单。

《地雷区》揭开了二战中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片尾有一组数字令人胆战心惊:二战结束后,多名德国战俘清除了丹麦西海岸万颗地雷,这些战俘几乎有一半死亡或者受伤。

02军士长

娃娃兵是“排雷”历史中的主角,但军士长却是这部电影的主角。电影在军士长沉重的喘息声中拉开帷幕,他开着吉普车行驶在路上,突然停住了车,军士长从车上走下来,对着一个手拿丹麦国旗的德国士兵拳打脚踢并破口大骂。

随后,军士长接管了一群负责排雷的德国娃娃兵,他虽然没有对这群孩子挥动拳头,但他知道言语的凌辱和精神的压榨比暴力更能令他们屈服,这时候的军士长更像是个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

战争导致食物短缺,战俘不会优先配给食物,娃娃兵们饿得头昏眼花,他们去附近的农场偷饲料吃,可饲料沾染了鼠粪,娃娃兵们生病了,军士长让他们喝海水催吐,随后又偷偷潜入军营为他们偷取食物。

此后,军士长多次潜入军营为娃娃兵们偷取食物,在他们被其他军官欺凌时替他们解围,在他们被地雷炸伤时为他们打吗啡止痛,在他们失去同伴时安抚他们的情绪。

随着与这群娃娃兵朝夕相处,军士长身上的人情味显露了出来,而这也是他身上的人性逐渐复苏的过程。

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远景镜头,在碧海蓝天下,军士长和娃娃兵们分成两组踢足球,那情景远远地望去,仿佛教练指导学生们切磋技艺,也如同父亲陪着孩子们嬉戏玩耍。

沙滩上的这场足球赛,是整部影片中为数不多与排雷无关但又令人心情愉悦的片段。

镜头逐渐拉近,比赛结束后,军士长和娃娃兵们有说有笑地回营地,但却出了意外,军士长的爱犬去捡网球时被炸死了。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地雷当初是按照图纸埋放的,而排雷也是按照图纸进行的,但炸死军士长爱犬的却是一颗不在图纸上的地雷,爱犬之死让军士长身上的人性暂时消失了,兽性再次爆发了。

军士长让负责那片区域的路德维希一次次用嘴去捡球,然后拍着他的头说“好狗”,他还让娃娃兵们挽着彼此的双臂排成一行,在地雷区反反复复地走过。

泰戈尔说: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当看到《地雷区》这一幕时,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作何解释。

影片对军士长的人生经历没有做过多的展示,但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可以得知军士长本身并不是个冷血无情的人,很可能是战争使他失去了亲人和朋友,也可能是因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精神上饱受刺激,令军士长对战争充满了深深的憎恶之情,并随之把这种感情转嫁到这群德国娃娃兵身上。

故事的最后,军士长身上的理智战胜了暴力,人性战胜了兽性。

在仅存的4名娃娃兵被送往没有图纸的危险区域排雷后,军士长去找上级理论,当得知地雷全部清除后,德国战俘才能回家时,他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放了那4名娃娃兵一条生路。

这一幕令我想起了电影《窃听风暴》,当年这部反映冷战题材的电影拍摄时,前东德监狱博物馆的馆长拒绝了剧组的取景请求,他给出的理由是剧情与真实历史不符,整个东德历史上,像电影中男主角这样“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一个都没有出现过。

我认为,像军士长这样“良心发现”的丹麦军人,在真实的二战历史中也是不存在的,私放战俘违抗了军法,谁都明白后果有多么严重。

电影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因此,当看到军士长指着不远处的森林对4名娃娃兵说,“这里离边境大约米,你们可以回德国了”时,我忍不住感动落泪,为人性中的闪光点落泪。

03写在最后

《地雷区》诞生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该片于年12月在丹麦国内上映,于年代表丹麦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入围了最后五强,虽然最后惜败于伊朗影片《推销员》,但这部电影还是备受好评。

二战题材的电影向来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青睐的题材,以最近20年为例,有年的《美丽人生》、年的《伯纳德行动》、年的《修女艾达》和年的《索尔之子》等二战题材的影片,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

奥斯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而在我看来,尤其是在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上,奥斯卡评委看重一部电影的社会意义远超其艺术价值,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二战题材电影能频频入围和获奖了。

以《地雷区》为例,整部电影冷静克制,没有任何涉及战争的血腥画面,但这部电影的残忍程度却不逊于任何一部战争片,看过之后令人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片中还有一个出场不多但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那就是(农场主)伊丽莎白的妈妈,她对德国人的痛恨比军士长有过之而无及,当得知娃娃兵们吃了沾染鼠粪的饲料后,伊丽莎白的妈妈冷笑着说道:“让一群德国人生病了?”

电影对伊丽莎白的妈妈着墨甚少,但有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伊丽莎白的爸爸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不免令人猜想,他很可能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在战争中意外丧命,因此伊丽莎白的妈妈对德国人深恶痛绝。

无论是伊丽莎白和她妈妈这样的平民,还是为成年人的战争买单的娃娃兵们,以及因战争改变了原有人生轨迹的军士长这样的普通军人,他们都是被迫卷入战争之中的,在战争面前他们都是弱者,同时也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与战争有关的电影,落脚点基本上都有两个:一是人性,二是反战。

《地雷区》向世人展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和闪光点,更让人看清了战争的真相,强者发动战争,弱者为战争买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