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院士,20多年,讲授一门基础课
“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历届本科新生的基础课。这门课始自年9月,20多年来,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李建成等7位院士先后加入教学团队。院士们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卓越成就,还用渊博知识、开阔眼界、对测绘专业的深刻见解,激发一代代学子对测绘学的热爱,献身祖国测绘事业。
年,张祖勋、李德仁、宁津生、陈俊勇(从左至右)4位院士合影。
6位院士联合推出“最奢侈基础课”
让更多学生了解测绘、了解科学
“有幸与院士们面对面,能确定自己的理想规划,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
——级学生夏雨
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李德仁迎来了82岁生日。这一年他最开心的事儿,不是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而是教师节当天在本科生讲台上度过……当天下午,李德仁院士正准备开讲“测绘学概论”;对他来说,这只是几十年教学生涯中的普通一课。谁知,台下多名大一新生一起唱起了《感恩的心》,并向院士献上一束鲜花,李德仁院士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师给学生上课,不是应该的吗?”“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由武汉大学6位院士于年9月联合推出,是面向大一新生的基础课,20多年来一直延续至今,被大家称为“最奢侈基础课”。级的第一课由李德仁院士开讲,从数字地球,智慧地球,再到测绘学的应用领域;从汶川地震到莫高窟保护,从灾区救援到文化传承……级学生郭子琦说:“李院士将我们的视野拉到了测绘学应用的最前沿,激发起我对科学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珍藏的带有院士签名的课本。激发学生对测绘学的兴趣,正是已故院士宁津生提议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在当年新入学的本科生里,“很少有人第一志愿报测绘专业;进来读的,又有些同学强烈要求转专业。”年,宁津生提议由校内几位院士一起为大一新生开设一门基础课,讲清楚测绘遥感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学科前景和未来出路,吸引更多本科生爱上这个当时的“冷门专业”。第二年,“测绘学概论”正式开课。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等6位院士先后加入教学团队。年,宁津生院士的博士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也接棒加入。“测绘学院有这样的传统,我的导师宁津生院士,85岁时还在给学生上课。我们觉得,既要做好研究,也要抓紧教学。”李建成院士说,无论是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校长,还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先生始终站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他曾说“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然后才是校长”。科研报国,为祖国服务
“在世界导航领域,我们虽起步晚,但已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刘经南院士
院士们不仅是测绘学科历史的书写者,更是科研报国的践行者。年,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婉拒了德国和美国科研院所的邀请,从德国学成回国。李德仁说:“科学要为祖国服务。”从提出测绘界的“李德仁方法”,到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测量学的百年难题,再到研制我国“航天—航空—地面”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列装备,李德仁用一项项创新成果,引领中国测绘学科稳健前行……然而,在科研的路上李德仁心里也曾有一块解不开的疙瘩:在一次救援中,李德仁意识到定位的重要性。从此,加快国内卫星组网,实现我国对地观测数据自主,就成为他心中的头等大事。年九寨沟地震时,李德仁仅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灾区遥感数据分析,给救援队伍的科学部署指明方向;年初,得知火神山、医院开建,李德仁迅速牵头成立工作组,利用航天遥感技术,医院建设的遥感卫星影像,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每一位院士都有着打破垄断、填补空白、创造多个第一的举世成就。刘经南院士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也是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应用领域的开拓者。20世纪90年代,他带领团队参与北斗项目科研攻关;5年,刘经南团队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数据精密处理软件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GPS/GLONASS/GALILEO)联合精密定轨。“在世界导航领域,我们虽起步晚,但已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刘经南院士说。自中国北斗一号系统从无到有,再到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如今北斗三号成功进入太空,追“星”五十余载,年1月,刘经南院士将其获得的年度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奖金万元悉数捐出,支持武汉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数十年来,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历经撤销、复建、更名、合并,但传承的情怀和理想没有变过。
科学精神代代相传
“要以老师为榜样,扎扎实实为国家做一些有用的工作。”
——张祖勋院士的学生胡翔云
“武大测绘学科多年来蓬勃发展,靠的就是传承的力量。这种传承是理念、风范等深层次传统的延续。”年,张祖勋院士向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捐赠万元,设立“教书育人奖”,以鼓励传承优良教风。张祖勋院士早年求学时,学校汇集了全国测绘界的精英;前辈们的言传身教成为他一生进取的动力源泉。张院士至今都十分感念恩师王之卓。他回忆:“先生只批评过我一次:当时,他督促我编写一个程序,我因为不擅长,一直以忙为借口拖延。几次之后,他严厉批评我:人不怕慢,就怕停!”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影像必须存储在胶片上面,但王之卓先生却提出了摄影的全数字化,颠覆了当时传统的理念和认识。作为王先生的助手,张祖勋克服理论空白、设备简陋、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科研,从年到年,整整14年,从零开始走到了数字化影像测绘的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年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科技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受到国际同行刮目相看。7年6月,张祖勋院士70岁之际,来宾和师生向他祝寿时,他首先向自己的导师王之卓院士的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恩师的崇敬和怀念。这种师承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学子。龚健雅院士年到丹麦留学。因科研业绩显著,好几个机构向他发出留任邀请。那时,龚健雅收到李德仁的来信:“我正在看欧洲杯足球赛,各国的球员都是回祖国参加比赛的,你也回国来‘参赛’吧。”年10月,龚健雅选择从丹麦回国。年,张祖勋院士的学生胡翔云也回国加入张祖勋团队。胡翔云说:“我是在老师的感召下回国的,要以老师为榜样,扎扎实实为国家做一些有用的工作……”来源:人民日报
编发:郭文婕
审核:肖文生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最新最全的
武汉免费核酸检测点汇总
一键查询↓
武汉免费核酸检测点
步骤一
点击下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