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心脏骤停黄金6分钟

那年,儿子读一年级。

分班。我去学校送他。

送下后,我在教室门口站了一会,看看儿子是否适应?

就在此时,隔壁班有个女家长,缓缓倒下了,巧的是她旁边有个家长眼疾手快,接了一下,头没有磕碰到走廊上,我见状后,急忙跑去找校医。

校医不在。

我又折返。

众人除了拨打之外,都束手无策。

有位家长拨开了人群:让一下。

专业选手。

她先检查了患者的呼吸、心跳,然后给患者换了个姿势,侧卧。

让大家帮忙扇一下,降降温。

问大家谁有糖或巧克力?

众人手忙脚乱的,弄来了水,饼干……

苏醒了!

楼道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也来了。

医院,怀孕了,低血糖。

医护人员反复确认:晕倒时,有没有磕到头?

她说,没有。

我以及当时扶她的那位家长给做了证明,的确没有磕到。

既然如此,医院了。

那位抢救她的专业选手,是位助产师,给她科普了一番,意思是越是孕反的厉害越要吃饭,否则孩子哪有营养?

可以少吃多餐,若是实在吃不下?

则要补充孕妇奶粉。

患者,点点头。

那问题来了,她的专业体现在哪?

第一、没有第一时间掐人中,当时好几位家长在喊,掐人中、掐人中。掐

人中有用吗?

没任何用!

第二、先确认有没有呼吸、有没有心跳,而不是上去就咣当咣当给人做心肺复苏,虽然心肺复苏很重要,但是那玩意只能给心跳骤停的“人”做,不能给活人做。

第三、她让患者换为侧卧,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呕吐导致窒息。

她做的很少,就是因为做的少,才专业!

特别提示,孕妇是低血糖眩晕的高发人群,该助产师给出的建议是非常专业的,一句话:少吃、多餐、适当补充孕妇奶粉。

低血糖眩晕最大的危险,来源于二次伤害,例如头撞墙上了,后脑袋着地了,这也是为什么急救人员反复询问有没有磕到头。

这个,说实话,不算惊心动魄。

毕竟,离死亡还很遥远,只是眩晕而已。

我曾经在文章里写过一个背影,医院的王亚萍,有个人“猝死”在医院电梯前,当时一群医护人员去抢救,这个叫王亚萍的护士跪在病床上给患者做胸部按压,最终把人给救活了。

我看了那个视频,觉得太伟大了。

今早,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后来找到了一个宣传版的,配上了字幕,王亚萍本人也出镜了,我觉得反而不如监控版的震撼。

我当时都有去拜见偶像的冲动。

这是年的事。

我刚才特意在抖音搜了一下,发现类似的“医生骑床抢救”视频还是不少的,但是都没有我当年看到王亚萍时震撼。

这个真是从死神手里把人抢回来了,心跳没了,呼吸没了,硬把人治好了,这个人命好,医院里……

心脏骤停后,抢救回来的概率有多少?1%左右。

因为,心脏骤停只有6分钟的黄金时间,能被抢救回来的,医院,要么发生在球场,再远一点都不行,例如马拉松也配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当有选手猝死时,也很难抢救成功,因为,从接到指令到赶到现场,可能已经超了6分钟。

去年,丹麦球星埃里克森在欧洲杯上突然倒地,心脏骤停,这就是标准的心源性猝死,两边队医联手抢救,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现在康复的很好了,已经复出了。

当时,现场是怎么救的?

使用的除颤仪。

除颤仪是个什么玩意?

消除室颤的。

室颤是心跳骤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室颤发生时,心肌细胞失去统一的指令,各干各的,使心脏不规则抖动,每分钟可达次以上。

然而,这种毫无规律的收缩,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力把血液泵出心脏,整个身体会瞬间失去氧气供应。

这就如同龙舟比赛。

过去,大家跟着鼓点有节奏的去划。

室颤呢?

就是大家各划各的,甚至反方向划,那龙舟能走吗?

除颤仪的作用,就是重启电脑,再次统一节奏。(除颤仪是利用两个电极片之间发射一股电流穿过心脏,这股电流,是心脏的「重启信号」。)

所以,即便抢救成功,一般也会让患者安装心脏除颤器,预防后患,这个手术目前在国内做的不多,一年不到1万台。

死里逃生去安的少,基因预警去安的多。

看个新闻:郑州,何女士,6年前母亲睡梦中猝死,2年前哥哥猝死,10年内,5名亲人猝死。

自己体检一切正常,基因检测发现两个心脏病猝死基因突变--Brugada综合征,家族10人接受基因检测,发现5人有猝死基因可疑突变,于是何女士植入微型自动心脏除颤仪,避免猝死发生。丹麦球星埃里克森有没有安装?

装了。

那问题来了,有人突然倒地了,怎么判断他是眩晕还是猝死?

第一、无论是谁晕倒了,都不要急于扶起,避免加重伤情。

第二、先检查有无意识,若是意识清醒,则继续询问、检查,做出对应的处理。若是无意识,则要检查是否有呼吸。

第三、若是无意识、有呼吸,如开篇低血糖的妈妈,应立刻采取“稳定侧卧位”,以防窒息。若是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做心肺复苏,尽早使用AED。AED就是除颤仪。

有时,有呼吸也需要做心肺复苏,这种呼吸不是正常呼吸,而是濒死喘息(一种张口样、时间间隔较长的呼吸状态)。

专业选手往往通过颈动脉搏动来判断是否还有心跳。

注意:急救指南不推荐普通人去判断患者脉搏。

有没有可能,人家心跳好好的,被做了心肺复苏?

很有可能!

所以,医护人员经常呼吁:请不要给活人做心肺复苏。

意思是,别看到人晕倒了,上去就是咣当咣当一顿操作,尤其是一些学过皮毛的,别的没记住,只记住了一点,按压要用力,要按下去5~6厘米,于是把人家的肋骨给干断了。

那问题又来了,心肺复苏会不会干断肋骨?属,常见现象!

有个新闻,救人压断老人12根肋骨遭3次起诉索赔,大家对家属一片骂,意思是不懂医学常识,人家救了你家人的命,你竟然恩将仇报?

你用你读过初中的脑子想一想,家属有这么幼稚吗?

很大程度是该男子没有做前面的判断,上来就是一顿猛按,看通稿里一个细节,男子按了两分钟,老太就苏醒了。

这明显不是猝死。

大概率,只是低血糖。

有些新闻,只是为了让我们更撕裂,意思是,看,这群忘恩负义的人?

试想一下,咱的爹娘猝死了,被路人通过心肺复苏给救过来了,在医生给我们科普的前提下,知道心肺复苏的确可能会压断肋骨,我们会计较吗?

不计较,反而全家去磕头,感恩。

但是,若是咱娘只是低血糖眩晕了,让个半瓶子醋给压断了12根肋骨,咱能不起诉他吗?

那法院该怎么判?

要考虑社会影响,若是判赔,以后谁还敢上街救人?

好消息是《医师法》里规定:医师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注意,是医师!对于我们路人甲而言,遇到有人晕倒了,咱能帮着打个,能上去问询两句,已经是修行很高了,至于对着嘴人工呼吸,猛烈按压,咱未必专业,按小了,没作用,按大了,容易断肋骨……

自己家人的话,可以猛干!

按压标准如下:胸外按压必须按下去5~6厘米。而按压的频率要远高于正常心率,达到1分钟~次,才能保证血液能有效到达周身器官。

这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普通人持续按压2分钟往往就难以为继。

而且,还要进行人工呼吸:按30次,人工呼吸2次,把氧气送进去。

我突然一想,自己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

我自己天生怕事,不该因此怂恿大家袖手旁观,即便是1%的希望也要积极争取,也许有奇迹呢?

关于这个事,我跟急诊科朋友闲聊了一会。

他说,实际上,抢救成功率比1%还要低,一方面,很多抢救成功医院。

一方面,很多猝死压根没有纳入统计。

黄金六分钟+专业的心肺复苏+除颤仪三者组合在一起的概率有多小吧?

我问,医院外抢救成功的?

他说,就遇到过一个,一个小伙打篮球时心源性猝死,巧的是球友里好几位医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心肺复苏,然后过去接力,到医院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后续没再跟踪,凶多吉少。

我问,心源性猝死可预防不?

他说,不可预防,你想一点就行了,顶级运动员都拥有全球最好的医疗资源,该猝死的依然猝死。(运动员的猝死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一。)

看个新闻:记者从威海获悉,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于3月20日6时45分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临床专家初步诊断系心源性猝死。

当时看了这个新闻很难过,我还不识趣的评论了一句:唯一的感觉,略胖。

胖是重大的身体隐患。

去年,我爬泰山回来,路过莱芜服务区,一群人围着一个人,那个人口吐白沫,抽搐,有人在给做胸部按压,当时我还围观了一会……

也没觉得有啥不对。

学过以后,就觉得,很不对。

从症状来看,那就是典型的癫痫发作,没有生命危险,打让医生来处理就好。

他是个有正常呼吸的人,根本不需要做心肺复苏,也不知道好心人是怎么想的,我在学习这一章时,突然觉得,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学的人工呼吸、胸部按压,大概率只是屠龙术。

略悲观。

能被我们救过来的,很多都是有呼吸的。

例如癫痫、眩晕、中风。

不按,人家也会有呼吸。

真正需要我们救助的,大概率我们也无能为力,我只记住了三点:用力,频率要快,每间隔30秒做一次人工呼吸。

从来,没实践过。

医护人员至少还对着假人用过力,咱假人也没试过。

心源性猝死,发病率高吗?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死亡人数位居世界之首,相当于每天大约有人因为心脏骤停而离世。

我骑车摔伤后,医院看我,跟我说,别骑车了,骑车太危险了,打个球多好,风刮不着,雨淋不着。

我眼睛被羽毛球击中后,医院看我,跟我说,别打羽毛球了,羽毛球伤膝盖,伤眼睛,关键是容易猝死。

羽毛球为什么容易猝死?

因为羽毛球属高速折返跑,很容易心率急速飙升,我平时打球都戴着心率带,动不动就到,而我骑自行车呢?

~,很难突破,因为自行车运动比较平缓,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巡航状态,我们这里一马平川,也不爬坡也不冲刺。

前两年,本地搞了个马拉松,我是志愿者,在参加志愿者培训时,老师讲到,如何甄别危险队员,若是有人看起来精神恍惚,略有摇摆,则要直接劝阻。

说明,他已经濒临心脏的极限了。

马拉松猝死多发生于最后3公里,是大家“咬牙坚持”的最后时刻,心脏负担越来越重,心率越来越高,最终崩盘了,出现了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

多是“冲动型消费者”,平时可能只能跑5公里或者10公里,但是感觉21公里的赛程只要“咬咬牙就能跑完”,并没有去了解自己的身体极限。

过去,我做运动从来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2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