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谁是英雄让理性的光辉照耀我们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9062173530431862&wfr=spider&for=pc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二战期间英国的铁血首相,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带领大不列颠帝国走出黑暗,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英国民众选为“最伟大的英国人”。

丘吉尔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影片《至暗时刻》展现的正是这样伟大的丘吉尔。它聚焦年5月8日到6月4日丘吉尔初登相位最惊心动魄的几个星期,写实地描述了丘吉尔从初登相位踌躇满志,到遭受残酷打击犹豫妥协,直至最终坚定了信念,带领整个英国向纳粹宣战的全过程。

很多人,甚至包括丘吉尔自己,都认为他当时展现出的众多非凡品质里,最重要最可贵的是无与伦比的勇气。但是,在看了整整三遍《至暗时刻》,又翻阅了许多史料后,我认为,始终保持惊人的理性才是丘吉尔在那个阶段做出正确抉择的关键,就像始终拥有非凡勇气一样关键,更有甚者,理性才是根本,是勇气产生的根源和得以维系的基石。

今天,我就以影片中展现的历史事件为蓝本,分析一下理性在丘吉尔一连串抉择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进而简要探讨与之对立的非理性行为的成因;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将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事件,就普通人如何理性应对危机提几点建议。

丘吉尔的“胜利”

01、危机时刻,基于理性思考作出的决策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影片中,丘吉尔共发表了三次举世瞩目的演讲,是号召、鼓舞、团结整个英国共同对抗法西斯侵略的重要华章,也是整个影片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三次演讲皆出自丘吉尔亲笔,激情澎湃,感召力惊人。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这一篇篇情感凝聚的杰作,背后始终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①就职演说:认识深刻,立场鲜明

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你们会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用一个词来回答你们: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如果没有胜利,我们将无法生存!

年5月9日-10日,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半个欧洲尽落其手。同一时间,实行绥靖政策、纵容纳粹崛起的张伯伦政府彻底垮台。一片昏暗的英国议会大厅中,温斯顿.丘吉尔以一根火柴点亮光明的方式出场,作为保守党中的坚定主战派,荣登相位。两天后,丘吉尔发表了这篇关于“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的演讲。

“丘吉尔”在伦敦地铁上

这次演讲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丘吉尔坚定的宣战态度。熟悉丘吉尔生平的人都知道,这一主张绝非一时兴起,更不是上位的手腕。丘吉尔20岁参军入伍,身为战士、战地记者的他不但上过战场,曾经被俘,还一度周游列国。在一战期间作为海军大臣指挥英法联军与奥德联军作战,失败后又参加西线陆军,以中校军衔领兵打仗。丰富的战争经验和生活阅历,使得丘吉尔对希特勒独裁政府的野心和本质,比张伯伦等高高在上的传统贵族有着更加深刻和准确的认识。

早在年,遍游德国之后的丘吉尔便在英国下议院发表过精彩演说,分析了德国威胁的实质:“诸位现在看到的是一个独裁的德国——一个空前黑暗的专职政府”。之后多年,随着英国政府对德绥靖政策的实施,丘吉尔不断在报纸上、信件里发出警世危言,同时建议英国加快扩充军备,以应对德国之威胁。

可见,作为当时为数寥寥的主战派,丘吉尔的观点是经过深入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基于对法西斯本质的清醒认识:“对魔鬼妥协只会加速灭亡,只有战斗并取得胜利,才是获得生存的唯一出路!”历史证明,这真是再正确没有了!

希特勒

②全国广播:鼓舞斗志,稳定民心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法国军队及其将领怀有不可动摇的信心……英国和法国人民并肩作战,整装前进……一条纽带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浴血奋战,决不投降,绝不接受奴役和屈辱,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除非我们赢得胜利,我们必须赢得胜利,我们必将赢得胜利!

其实,5月19日的这次广播,初衷是向英国民众宣布:国家进入“最高级别紧急”状态。虽然距离上次就职演说只有六天,但是战争局面急遽黯淡,德国投入三百万军队发动闪电战,成功突破马奇诺防线;意大利有意协同参战,法国腹背受敌士气低落。英德之战,几乎势在必行。

而与此同时,史料记载,“盟军老掉牙的情报系统碰上德国闪电战的迅猛进攻,完全反应不过来,只觉敌人铺天盖地,不知如何反击。”一面是敌军分布不明的战局,一面是如雪片般传来的坏消息,英国本土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作为首相,丘吉尔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动荡局势,在宣布国家进入“最高级别紧急”状态的广播中发表了大量慷慨激昂的言论,甚至不惜夸大法国的抵抗意志以及英法两国共同作战的效果。这对于当时的英国军民,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丘吉尔演讲

③第三次演讲:人心所向,一锤定音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

与前两次演说相比,这次演讲背后的局势更加紧迫:在外,法国陆军第九军全面崩溃,反击德国之望彻底破灭。几乎是英国全部陆军主力的30万英国远征军且战且退,于5月25日撤至法国小镇敦刻尔克,前面大海,后有追兵,头上是纳粹盘桓的飞机……已经到了全军覆没的绝境。

在内,张伯伦和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重启和谈计划,更以辞任相要挟,要求丘吉尔同意由墨索里尼从中斡旋对德和谈,否则便要面临下议院的不信任投票,失去相位。

同时,之前奉丘吉尔之命牵制德军的加莱余名英军全体阵亡,更加给了这位铁血首相沉重一击:葬送年轻生命的自责,对于掌控局势的疑虑,血战到底信念的动摇以及或将作出错误选择的担忧……深深攫住了这个年逾花甲的老人。

张伯伦与德和谈

此时的丘吉尔,同他的大英帝国一起陷入了“至暗时刻”。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这般境地,丘吉尔依旧保持了理性,身陷困局,仍能勉力破解。

对外,他以天才的想象力启动了“发电机计划”:命令伯蒂将军征用全国的民用船,接应英军从敦刻尔克撤离;对内,采取迂回战术,召集非战时内阁核心成员的其他二十五位内阁大臣,如实通报英国当前面临形势,成功获取了“交战到底”的支持,彻底消除了相位不稳的隐患。6月3日,滞留敦刻尔克的30万英军奇迹般几乎全部撤回英国本土。丘吉尔的内外战术皆大获全胜。

6月4日,丘吉尔在下议院进行了第三次演讲,详述法国战场形势、报告撤退胜利的同时,冷静地指出:任何战争中,胜者靠的不是撤退。他还谈及希特勒的各种进攻策略,但提请听众注意,“数百年来,拿破仑与其他欧洲大陆的专制君王也曾如此盘算,然终告失败。

整篇演讲,事实确凿,逻辑清晰,以高度理性的思辨对英伦三岛其后的历史方向做出了选择。也受到了举国上下空前一致的热烈拥护。

至此,丘吉尔为相仅二十五天,承受了战争带来的各种巨大压力和内阁的质疑。支持他前行的,除了非凡的勇气,更是他始终保有的高度的理性行为能力,直面现实,冷静思考,成功破解一连串的困境,最终上到了“自信被信,堪为领袖”的光明之地。

敦刻尔克大撤退

02、危机时刻非理性行为成因分析

上面讲的是丘吉尔面对“至暗时刻”理性应对的故事。当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可能面临他那样的境遇和挑战。但是也不可否认,即使是在最日常生活中,仍有可能身陷地震、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种天灾、人祸导致的危机。

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受过系统教育、富有经验常识的成年人,都能够运用理性思维来应对危机。但大量已经发生的事例告诉我们,现实并非如此。譬如前些年福岛核泄漏引发的国内抢购食盐;譬如之前新冠疫情中“盐水漱口防病毒、抽烟喝酒防病毒”等谣言以及“双黄连”一抢而空,无一不是群体非理性的结果。是什么让人们在灾难发生时群体性的失去理智,做出非理性选择呢?

针对这一问题,心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提出了“恐惧综合症”的概念:在面临危机或灾难时,人们往往会因为基本生存安全受到威胁而产生过度强烈的恐惧,进而产生心理认知偏差,盲目从众,质疑政府能力,质疑科学而作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选择,严重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社交能力,甚至引发社会层面上一些不可预期的后果。概括的说,就是面对危机产生过分强烈的恐惧→引发认知偏差→引发非理性行为。

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危机往往不只来自危机本身,更来自人们非理性应对危机的行为。譬如张伯伦政府一开始对德实行的绥靖政策就是典型,由于恐惧战争,自欺欺人地对希特勒独裁称霸的野心视而不见,一再以妥协换取暂时的和平,坐视纳粹崛起,最后自食苦果。

钟南山院士

03、关于普通人理性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几点思考

如果说危机总是突如其来,难以避免,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危机到来之时保持理性,从容应对。而在了解了非理性行为的成因之后,最大限度地克服恐惧,保证认知不出现偏差,则是面对危机大概率保持理性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以新冠疫情为例,就普通人如何理性应对危机提几点建议:

①正视危机,消除恐惧

既然知道“恐惧综合症”会诱发非理性行为,克服、摆脱恐惧心理便成为理性应对危机的第一要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反,越是未知的事物越会引发人们心中的恐惧。因此在危急时刻,客观而准确地认识面临的威胁,是摆脱恐惧甚至战胜威胁的前提条件。具体这次新冠疫情,就是要科学认识病毒并了解相关防控常识。

我们对于病毒的认知通常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过往知识经验的积累;二是官方发布普及的相关信息;三是各种私人渠道获取的“小道消息”。当这三方面信息一致时,会起到叠加效应,令人们深信不疑,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但现实中三方面的信息很难完全一致,尤其是“小道消息”,总是五花八门,爱跟“官方口径”拧着来。正好迎合了部分人“好奇求真相”、“阴谋论”、“博眼球”等阴暗心理,像长了翅膀一样,疯狂传播。

个人建议,在接收和采纳信息时,首先应以官方消息为准,因为官方对危机的研究深度和信息收集掌控水平是普通人完全无法企及的。其次,如果你刚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那么可以运用个人知识经验,与官方信息互为补充完善。最后,对于“小道消息”,一定要提高警惕,抱着辩证甚至怀疑的心理看待,明辨是非,切记偏听偏信或盲目跟风。

李兰娟院士

②专注当下,从我做起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只能减弱,很难彻底消除。如果正视了解了危机之后,仍然感到害怕,那不妨专注于对抗危机的举措本身。

疫情爆发以来,目力所及之处不乏英雄。从中国的脊梁担当钟南山、李兰娟,用生命托起希望的张定宇,一众逆行援助武汉、援助湖北的白衣天使,到奋战在防控一线的社区干部、民警、志愿者、摆渡人,再到一个个留下或不留姓名的捐助者,再到那个发布公众心理疏导文章的心理学教授、编写《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的语言学家……

危难之时,谁也不是旁观者!平凡如我们,也许财力、物力、能力统统有限,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肯用心,一定能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白衣天使

③放眼长远,乐观积极

有一本书,叫做《理性乐观派》。它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产生悲观的情绪,是因为看的不够长远。如果眼里只有当下,那当下的痛苦会被成倍放大;但如果能够把目光放长远,风景便会截然不同,心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

危机再险,终将过去。综观整个人类发展史,人类一步步走到今天,迈过的沟坎何止千万,但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滞。站在时间和历史的坐标上今昔对比,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世界会越变越好呢?

毛主席曾经送给柳亚子先生一句话:风物长宜放眼量!个人医院那位“读书小哥”也很合适。确诊后依然手不释卷,读的是《政治秩序的起源》,既向往真理,又心怀光明,面对如此理智又淡定的对手,估计病毒也要胆怯几分。

结语:从《至暗时刻》到新冠疫情,人类社会总会面临大大小小各种灾难。危急时刻,除了放手一搏的勇气,更重要的是理性应对的能力。愿这次危机过后,我们的国家、社会以及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一点上收获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