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第二期

殖民主义

(一)殖民主义是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帝国主义时期除了采取上述各种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形成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洲、非洲国家获得独立,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奉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转而采用间接的、比较隐蔽的、更具有欺骗性的形式,来维护和谋求殖民利益。

(二)在政治上一方面允许和承认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培养或扶植代理人来实行控制。经济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过附加苛刻条件的贷款、不平等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对这些国家实行掠夺。军事上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等,实行变相的军事占领。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它们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这些被统称为新殖民主义。两极世界理论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分为土地侵占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土地贡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原料市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个阶段,英国崛起到19世纪中叶是土地侵占殖民阶段,殖民体系的社会形态是类似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以侵占土地为目的的奴隶制。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是土地贡税殖民阶段,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期是土地贡税殖民的第一环节,19世纪末期到二战结束是土地贡税殖民的第二环节,殖民体系的社会形态是类似于封建社会时期的以获取基于一定土地上生存的人民上缴的贡税为目的的农奴制。

(三)近代殖民主义时代开始于年左右,15世纪末叶欧洲人发现通往印度洋和美洲的航路,自此商业和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出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殖民国家,它们的殖民地和扩张活动遍及世界各地,同时也传播欧洲的制度和文化。-年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第一阶段,十字军虽然开拓欧洲同近东穆斯林新的商业和政治交往,但通过地中海的东方贸易多为威尼斯共和国和热那亚共和国所垄断,西欧国家渴望去东方寻求财富。地理知识的进步、罗盘针的传入和造船业的发展使得远洋航行有可能,15世纪中叶以后葡萄牙最先向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殖民。年达·伽马绕好望角航行到印度是葡萄牙同印度贸易的开始,此后葡萄牙开始改变纯贸易的政策,开始征服商路上的据点,修筑防御工事,配置官兵以确保其贸易的畅通。年葡萄牙占领果阿,使它变成葡萄牙殖民帝国在东方的大本营,随后又在东南亚、美洲的巴西等地扩张。年又租借中国的澳门,以此为据点同中国进行年的贸易,西班牙的殖民时期持续近3个世纪,自年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就积极向美洲拓殖。

(四)年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葡西两国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划分分割世界的范围。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帝国,对土著民族实行残酷的奴役政策,以致土著人口由西班牙人最初到达时的万人锐减到17世纪的万人。新航路的开辟彻底改变欧洲的状况,原先频临大西洋的国家现处于中心状态开始走向外部世界,殖民帝国逐渐取代封建公国和城邦国家。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引起欧洲的物价革命,英国年的物价是年的%,商业的变革促进工业的发展,货币经纪取代原先大量存在的以货易货。国外贸易的发展使得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变化,咖啡、巧克力、茶叶、烟草、马铃薯大量进入欧洲市场。意大利的商业中心地位和波罗的海的汉萨同盟大大衰落,为新起的英、法、荷兰所取代,到16世纪下半叶葡西两国就不得不面临这些国家的挑战。荷兰在16世纪末赢得独立,17世纪发展成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和商业国家。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设立总部,这是荷兰在东方的中心,通过它与中国、日本、印度、锡兰和波斯进行贸易。荷兰向东方渗透最初主要还不是殖民目的而是垄断当地贸易,供给本国所需的咖啡、香料等商品。荷兰于年占据台湾38年之久,同时积极向北美洲拓殖成立荷兰西印度公司。法国于16世纪开始向外殖民,年在北美建立新法兰西殖民地,在东方和英国争夺印度,终于为英国所排挤。英国在年成立莫斯科公司,与俄罗斯帝国进行小量的交易,以后转向西北航路。

(五)年伦敦商人建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着力在印度半岛扩张。英国于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也开拓向美洲的殖民活动,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多在大西洋东部沿岸一带主要经营农业,也拥有许多船舶同英国、非洲和西印度群岛进行贸易。到年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查尔斯顿、南卡罗莱纳等城镇都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几个殖民国家为了适应殖民活动的扩大复活在地中海一带在中世纪时已经频于消亡的奴隶制度,葡萄牙人于年开始使用柏柏尔人为奴隶。西班牙人于年开始把非洲黑人输入美洲,以弥补由于大量屠杀印第安人而造成的劳力短缺。英国和荷兰的奴隶贸易分别开始于年和年,到18世纪中叶奴隶贸易达到极盛,英国在年就有艘船去非洲运载近4万黑奴。从年到年英国和法国发生过四次战争,战争虽发生在欧洲却极大的改变殖民地的面貌,特别是七年战争英国大胜,获得加拿大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领土,还得到西班牙的佛罗里达。这样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拓殖,英国一跃成为第一流的殖民大国,殖民地面积虽仅次于西班牙,但拥有强大的海军、国力殷富、威势大增为西班牙所不及。

(六)最先从事奴隶贸易的是阿拉伯人,其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都先后卷入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活动中。在奴隶贸易的初期殖民者曾组织所谓的“捕猎队”亲自掠奴,偷袭黑人村庄并烧毁房屋,把黑人捆绑着押往停泊在岸边的贩奴船,往往一夜之间把和平宁静的黑人村庄踏为荒无人烟的废墟,殖民者的野蛮暴行遭到非洲人民的反击。后来殖民者改变方式,采取以枪枝、火药诱骗某些沿海地带的部落酋长,唆使他们向内地袭击,挑动部落之间的战争,以便在交战中俘虏对方部落的人,出卖给欧洲的奴隶贩子。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挑动,这种部落间的“猎奴战争”在年的奴隶贸易过程中始终没有停止过,造成非洲黑人的大量死亡。殖民者在长期贩卖黑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一本万利的“奴隶贸易制度”,他们贩运奴隶一般都采取“三角航程”。贩奴船满载着“交换”奴隶用的枪枝弹药和廉价消费品,从欧洲港口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称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货品交换大批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驶往美洲称为中程。在美洲用奴隶换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称为归程。一次三角航程需要6个月,奴隶贩子可以做三笔买卖,获得%到0%的利润。

(七)在西非各港口殖民者用木枷和锁链锁住抢来的奴隶,奴隶都被剥去衣服,供奴隶贩子象挑选牲口一样挑选,被选中的奴隶就被火红的烙铁在身体上烙上标志,然后装上贩奴船。贩奴船的舱板之间的高度不到半米,奴隶们只能席地而坐。奴隶贩子为了多赚钱总是超额一倍,甚至更多倍载运奴隶,把奴隶塞进船舱。使他们像汤匙一样卷曲着身体,人挨人地挤在一块。由于船舱拥挤、潮湿,空气污浊而经常出现传染病,患传染病的奴隶往往被投入海里,活活被淹死。年“戎号”贩奴船一次就把个患病的奴隶抛入大,。如果航行途中遇到风暴等恶劣天气导致延误航期,致使船上淡水、食物不够时奴隶贩子也会把部分奴隶抛入大海。运到美洲的黑奴在种植园主或矿山主的非人待遇下有1/3的黑人在移居的头三年死去,大多数人活不到15年,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要有5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在长达年奴隶贸易中估计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大约为万—0万,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多,相当于年非洲的人口总数。奴隶贸易使非洲大部分地方呈现一片荒凉景色,而欧洲奴隶贩子却从中赚得大量钱财,这客观上加快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欧洲的经济繁荣,大批的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巨大的贡献。

(八)从年起欧洲殖民扩张进入第二个阶段,工业革命时代到来后传统的以蔗糖、烟草和奴隶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燃料、铁、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需求取代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消化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由于欧洲地区的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亚洲(当时尚未开始对非洲的殖民)寻求发展空间。例如印度一直向英国出口棉布,可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棉布出口的四分之一倾销到印度,印度已经失去自己的出口市场。欧洲向殖民地大量移民灭绝或赶走土著民族以取得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空间,或是征服和改造土著民族的社会以适应殖民地国家的需要。科学技术、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的发展既是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又在殖民地人民心目中造成殖民国家的优越感和殖民地民族整体底下的自卑感。

(九)从年到年这多年中英国拥有无与匹敌的海上力量,活动遍及北美洲、南太平洋、远东、南大西洋和非洲沿岸,原先在沿海的立足地成为向内陆征服的基地。年北美十三州独立后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很大打击,遂将殖民经略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印度。此外英国还占领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皇家海岸、冈比亚、开普殖民地,亚洲的缅甸、香港等地,殖民活动的扩大使英国成为世界的工厂,英国的垄断贸易在19世纪初已经改为自由贸易。由于法国大革命宣扬的天赋人权观念影响,加上宗教、人道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于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此后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也宣布禁止奴隶贸易。这一措施使得各国在非洲沿海的据点迅速萎缩,丹麦、荷兰均于19世纪中叶卖掉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时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奴隶的需求锐减,这两国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在北非法国利用奥斯曼帝国的衰败消灭北非海盗的机会向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渗透,海盗最活跃的阿尔及利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年美国海军打败阿尔及利亚海军,年英荷联合舰队炮轰阿尔及尔,法国也与阿尔及利亚发生多次冲突并于年占领阿尔及利亚。

(十)从年到年这段时间除英国和法国外欧洲国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动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运动。就英国的情况来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在年的一句话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英国对殖民地态度的最好总结:“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以英国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的两小块殖民地为例,其商业税收远远赶不上行政开销,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殖民地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只是由于英国皇家海军西非分舰队需要在几内亚湾建立海军据点禁止奴隶贸易,英国才最终保留了这两处地方。但是为了安置加勒比海诸岛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英国在殖民地萎缩时期通过建立授权公司的形式,又开辟塞拉利昂殖民地,美国殖民协会在同一时期开辟利比里亚殖民地,法国则开辟利伯维尔(今加蓬)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被用来安置被释奴隶。年英国海外领地的奴隶全部完成解放,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在海外贸易和财政金融方面都占有优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从19世纪中叶开始走向衰落,拿破仑战争又加速这一过程,而民族运动却高涨起来。年西班牙失去南美洲的殖民地,英国则乘机渗透,到19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已成为英国纺织品的最大市场。移民潮随之而来在年以后的年中,离开欧洲的移民达到万。

(十一)从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国家竞争加剧,除了老牌殖民国家(包括俄罗斯帝国)又出现德国、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日本这些新的殖民主义国家,年英法联军攻入中国首都北京,俄罗斯帝国乘机夺取阿穆尔省并取得满洲的特权。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列强的竞争使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占中国,遂加紧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把许多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中国名为独立,实则不断向外国提供越来越多的特权和租借地。后起的日本也大力向中国和朝鲜扩张,20世纪初已在中国的满洲享有特权,并把朝鲜、台湾和邻居岛屿变成它的殖民地。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统一之后德国地理学家腓特烈·拉策尔开始研究当时正在扩展中的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问题,并开始应用地理学为俾斯麦的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他认为由于世界在向前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越来越重要,大国将逐渐拓展,小国变得无足轻重。世界历史对空间之要求越来越大,这个事实可以从各重要商业国家的演变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个城市。荷兰是一个三角洲国家。英国是一个岛。美国是一个大陆。各强国必须遵从这个绝对的、必然的趋向,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来拓展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英国帝国主义理论家哈尔夫·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要生存必须实现自给自足,控制原料产地并将其变为产品输出市场成为攸关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在19世纪的头75年里西方国家平均每年占领21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后25年里平均每年占领62万平方公里殖民地。

(十二)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而这些产品可以用廉价的工业品在非洲换得,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殖民主义国家对非洲内地的殖民始于19世纪晚期法国在塞内加尔开创的逐步推进方式,以种植花生或油棕榈的农场为前进基地,利用药物治疗热带疾病和当地土著组成雇佣军队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进,这种方式远比英国的沿海渗透方式有效,因此为其他殖民国家所效仿。年南非发现巨大的金刚石、黄金等矿产又刺激其他殖民国家在非洲其他地区探寻同类矿藏,争夺的土地不再限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荒地、沼泽、大河、雨林、沙漠和无人区都成为争夺的对象。-年的柏林会议上确定“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已占据非洲沿海地区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和葡萄牙)迅速与当地酋长签订协议和条约,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内陆,新兴的工业强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也加入到对非洲的争夺中来。

(十三)从至年欧洲国家完成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非洲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在亚洲俄罗斯帝国的殖民扩张与众不同,采取同化土著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的方法,向西伯利亚、远东、高加索和中亚推进。并极力向中国渗透,先后占领大茹兹、中茹兹、小茹兹、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并向中国的新疆地区、外蒙古和满洲地区渗透。年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已经占领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征服安南、老挝、柬埔寨,地处欧洲西部的英国占领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中东的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欧洲中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清朝、朝鲜、暹罗(今泰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奥斯曼帝国等,在这些国家攫取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十四)直至20世纪初殖民国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几个主要强国完全控制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原先自给自足的国家日益纳入世界经济范畴。出现国际劳动分工,主要工业国制造和出售高端产品,而其他国家则成他们的原料和供应基地。殖民地竞争还加剧军国主义的复活,由于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实力仍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剩余地区”,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国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相继卷入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冲突。如英、法、德之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法之间的法绍达危机,两次布尔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意土战争等一系列冲突。

(十五)从至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形成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日本对俄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俄罗斯帝国对英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罗斯帝国,法国利用俄罗斯帝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包围俄罗斯帝国……为了巩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继组成英法俄协约国和德奥意同盟国两大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意大利倒戈)战败的结果告终,作为惩罚地处欧洲中西部的德意志帝国覆灭,本土被削减七分之一,被剥夺全部海外殖民地。地处欧洲中部的奥匈帝国瓦解,领土被邻国瓜分或组成新的国家,奥斯曼帝国丧失全部阿拉伯地区的属地。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市场的调整、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高涨,到年代时老式的殖民主义体系已经大为削弱,殖民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新的殖民地。战败国被剥夺的殖民地成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区交给战胜国管理,虽然实质上仍是殖民地,但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已经规定受托国必须促进委任统治地居民的福利,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独立的国家。

(十六)年出现新的殖民主义思潮,源于地缘政治理论的法西斯主义殖民观及“生存空间”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战争之后开始提出亚洲国家在日本“领导”下抵御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并在年代将其演变为“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其他法西斯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陆续提出“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大西班牙主义”的口号,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奋斗》中不主张德国从事海外扩张,认为在海外扩张不如在欧洲扩张对德国有利,但他后来却核准纳粹党“25点纲领”中的殖民地要求,并在年后鼓励德国殖民地运动派的活动。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宣告对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经再度开始,继之是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传统形式殖民主义发展的结果,但殖民主义的变种“生存空间”理论以及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显然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七)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导致一战后残存的各主要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在战争中都被严重削弱,在战争期间未被占领的盟国殖民地(如印度、东非、尼日利亚、比属刚果等地)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同时由于日本和德国借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方法来削弱盟国的力量,盟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中也在轴心国的卵翼下得到一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领的荷属东印度、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爆发,这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者曾经在战争中与日本占领军合作,建立名义上“独立”的傀儡国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将权力及武器移交给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令其为盟国制造混乱。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先宣布独立,越南于9月2日宣布独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随即蔓延到缅甸、印度、马来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至年柬埔寨独立之后法国、荷兰和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已经全部成为独立国家。英国曾是世界第一殖民帝国,二战后则通过“威斯敏斯特法”给予自治领独立的权利,一些国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独立,但此些国家仍属于英联邦,如澳大利亚的宪法中便著明英王为国家元首。进入年代后特别是年万隆会议之后,在已独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鼓舞之下,这一运动又发展到非洲。

(十八)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殖民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直辖殖民地、二是保护国、三是自治领。大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高涨,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加强。年12月11日英国国会制定英联邦宪章,即《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白种人统治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与英国组成英联邦;自治领是“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共同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自此英帝国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已遭到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力量削弱,自治领的离心力加强,英国与各自治领关系的法律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年6月鲍尔温政府修改自治领和英国之间的联系方法,即联系不再通过殖民地部,而是通过专设的自治领部。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伦敦帝国会议通过一系列决议,被称为《巴尔福宣言》,宣称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它们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各方面互不从属,共同效忠英王,在英联邦中它们是自愿联合的成员。

(十九)《巴尔福宣言》在年12月11日获得议会通过,成为《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确立英国和各自治领的关系。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均为英联邦内自由和平等的国家,它们与联合王国一起组成英联邦,共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各自治领议会与帝国议会平等,英国议会的任何一项法律,未经自治领承认对自治领均不适用。自治领可以修改和废除过去帝国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自治领颁布的任何法律无须经英国议会批准,各自治领内政外交自主。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英联邦是一个自由、平等国家的松散联合,肯定各自治领的独立地位和与宗主国的平等立法权,成为现代英联邦的法律基础,被称为《英联邦的大宪章》。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宣布“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英国在年至年间先后撤出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亚、北婆罗洲、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南也门、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特鲁西尔阿曼(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桑给巴尔、肯尼亚和乌干达,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始于年英埃苏丹和年加纳的独立。从年起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其中13个国家为原法属殖民地,3个国家为原英属殖民地(包括意属索马里),1个为原比属殖民地。至年代末英国和法国所属的殖民地已经大多宣布独立,葡萄牙这个最早的殖民帝国也是最后一个放弃殖民地的国家,葡属几内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经过多年的战争在年获得独立,至此殖民主义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对东方的向往

(一)从地中海东岸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中亚抵达中国的西安,甚而抵达太平洋西岸。探索时代的开始是由于商业贸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最初的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从西欧前往亚洲的海路航线,以带回东方的香料。因为从陆路到达亚洲的路程十分遥远,商队必须穿越亚洲的多个地区,而当时欧洲同亚洲的贸易已被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地的意大利商人垄断。自古以来西方便有着两条通向东方的贸易路线,其一是始于埃及和伊拉克的海上路线,其二则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陆上路线。海上路线利用季风的特点,在每年的4月到6月之间船只从苏伊士或巴士拉出发,分别经由红海或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再顺着从海洋吹向大陆的西南季风航往印度洋和中国海。大约在6个月后也就是在10月到12月之间,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又会将航船带回其始发地。作为陆上路线的丝绸之路,其贸易路线西起地中海东岸(主要有亚历山大港、大马士革与阿勒颇等城市)与黑海沿岸。从这些地方出发经过里海南部进入亚洲并穿过巴格达,分为几条支路穿过内陆地区后再汇集于咸海附近。在中亚的布哈拉开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与阿格拉,经过布哈拉到达帕米尔北部的撒马尔罕后丝绸之路再次出现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图,往东穿越中亚,并沿昆仑山脉或天山山脉行进抵达中国城市西安。

(二)穆斯林在大部分时期里都控制着通往东方的各条商路,亚历山大、阿勒颇与大马士革被称为当时的“铁幕”,只有在13世纪下半叶到14世纪当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帝国极盛时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欧洲人才与“契丹”取得联系。已有的贸易路线可以运送宝贵的香料,但却不得不遭受沿途关卡的层层盘剥,贸易受了严重影响,这还没有算上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盗匪的骚扰。进入十五世纪威尼斯受到奥斯曼土耳其的封锁与入侵,西方人急迫地需要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在当时地图学、航海术与造船术都取得可观的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卡瑞克帆船与卡拉维尔帆船相继在伊比利亚半岛出现,远洋探险成为可能。这些融合传统阿拉伯船只与传统欧洲船只特点的帆船首次能离开风平浪静的地中海,安全地航往大西洋的开放水域进行探索。

(三)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王国的社会结构类似于公司,大家庭中施行长子世袭制,家庭中的长子可以继承家产,次子则可能进入教会,或在同摩尔人的战斗中碰运气,用努力来赢取荣耀和土地。当伊比利亚半岛的土地都被征服者们瓜分殆尽后,北非和罗马治下的廷吉塔纳毛里塔尼亚便成为征服者们的新目标。葡萄牙先于卡斯蒂利亚完成失地收复,并已开始在北非建立殖民地,阿拉贡亦先于卡斯蒂利亚完成失地收复,并已派遣探险队去寻找直接穿越地中海的新航线。在卡斯蒂利亚完成收复失地运动后伊莎贝拉女王下令军队继续征战非洲,然而向西通往印度(实际上是美洲大陆)新航线的发现改变她原定的计划,从而持续近8个世纪的征服活动,也得以在这片未知土地上继续下去。

卡瑞克帆船

(一)卡瑞克帆船是一款在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海上强权就是在15至16世纪期间使用这种帆船来进行远洋探险,并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殖民地。“卡瑞克”这一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至中世纪传入欧洲的阿拉伯语,当时的葡萄牙人以之来把新研发的大型帆船命名。1年欧洲人开始改良北欧主流船种柯克型帆船,他们在柯克船的基础上增加一根桅杆,主桅挂方形的大横帆,后桅挂三角帆,这便成卡瑞克帆船的雏形。横帆纵帆的搭配使用使卡瑞克型帆船拥有强大的适应力,即能在大西洋的强风中高速行驶又能在地中海多变的贸易风中操控自如的特性受到商人们的热烈欢迎,经过不断的强化和改良卡瑞克迅速取代柯克型帆船成为欧洲的主流船型。到15世纪军方的加入使卡瑞克型帆船成为重吨、3桅杆、多层甲板的超级帆船,虽然投入实战的卡瑞克次数并不多,但它是由弓弩为主的战船到真正的炮船的重要转折,在欧洲舰船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在葡萄牙人控制印度洋海权利的决定性战役第乌海战里正是这卡瑞克帆船奠定胜利的基础,阿拉伯人的小船无法与其抗衡,而因为其船舷过高也无法进行跳帮肉搏作战。

(二)由一桅增加至三至四桅致使主帆增大,为了强化帆的下角在帆脚的中部增加一排帆脚索,进一步一到两张可以拆卸的辅助帆被加到主帆的底部,当风速太高时这些部分可以拆掉。人们为船加上第三根桅杆前桅,前桅最初的主要设计目的,并不是提高船的操纵性,而是增加新的动力。后来人们增大了前桅前帆,在完善的帆船中他们同主帆很相似。人们在船首斜帆只下又增加斜杠帆,这个帆在德语中称为“blinda”,因为它有效的遮住人们向前的视线。在15世纪晚期,帆上方出现上帆,最初只是在顶端的旗杆上加一个帆桁,后来人们在主桅顶部安装专门的桅杆和完整的帆,最后前桅也装上上帆。在卡瑞克帆船的时代末期有些船在上帆之上又加装单独的桅杆和帆,即顶桅和顶桅帆。在有些大船上后桅之后加装第四个桅杆挂斜帆,之后后桅还上安装过上帆甚至顶帆。后桅上的上帆和顶帆都是斜帆,这些帆的实用价值很值得怀疑,他们的使用恐怕也很少见。地中海的船增加绳梯横索,这些横向的“梯子”系在从侧面支持主桅的船的横桅索上。虽然绳梯横索已经在欧洲北部的船上用了超过两个世纪,但是在地中海它们刚刚代替绳梯。

(三)在船帆船桅发生重大发展的同时卡瑞克帆船的吨位也增加,在舰炮上铸铁取代焊接的煅铁,可以固定在架子上的后膛炮取代装在有轮子的小车上的前装炮,这些都强化舰炮的性能。16世纪出现的带铰链的炮门使得较低的,接近水线的甲板上也可以安置大炮,这增加船上炮的数量,这些创新使得重炮战舰的概念得以实现。此外人们也在它身上增加船首斜桅以及减低的艉楼的高度,令它更便于在海战发挥威力。后来在16世纪初它更被安装多层的甲板,以便于安装更为巨大的炮座来增加威力。而卡瑞克帆船的改良更为海上战争来带来新元素,海上战争不再单是两船间短兵相接及弓箭互发的模式,而转变为更具威力的炮战,亦引伸出后来战列舰的形成。而卡瑞克帆船精良的装备亦令欧洲殖民者得以进占多个地区,建立海上霸权并主宰整片海洋。

(四)卡瑞克帆船的特点在于它的船身结构,它的船尾是圆形的,用厚木板弯成,使得船的侧面到舵轴成为一个弧线。前船楼直接位于船首上方,船首斜桅位于其上,这种布置自从人们第一次在战船的船头上安上船楼,就从来没改变过,后船楼成为船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卡瑞克帆船巨大的上层建筑影响船帆的操作,使得他们的航行相当有特点,高耸的船楼限制帆可以使用的区域,同时使得船头很重,在强风中很容易前倾。在船航行过程中船楼过高使得风拖着船走,使得下层的帆(主帆和前帆)受风面积减小。卡瑞克帆船优点有:拥有充足的船舱以摆放货物、物资及容纳水手;能抵受来自体型较小船只的攻击;能够实现远洋航行;船上的四桅上挂有三角帆及横帆,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即使逆风时也无碍航行;具备的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亦便于发射并排的侧舷火炮,增加船只威力。卡瑞克帆船缺点是当遇上强风时庞大的体积亦会容易出现重心倾斜,最后令船只坍塌。

(五)卡瑞克帆船象征著欧洲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一个高峰,然而卡瑞克帆船虽然适合远洋航行但也不是万能,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虽然采用卡瑞克帆船对非洲及大西洋进行探险及航行,但由于它的庞大船身需要很多人同时操作成为航海家们的一种负担。此外卡瑞克帆船庞大的船身更使它不大适合行走于地中海一带的狭长海域,而且很容易出现在浅水区触礁的危险。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随着欧洲列强在新大陆殖民地的扩大,当时欧洲比较普及的卡拉克型和卡拉维尔型船只已不能承担越来越繁重的大西洋航运任务。注意到这点的列强们开始增加大型商用货船研发和旧型商船大型化的投入,随着包铜工艺的完善,16世纪初以卡拉克型船框架为基础整合卡拉维尔船的优点并采用新工艺后,盖伦型军民两用型船终于行驶在大西洋的黄金水道上,直到大航海时代结束。盖伦船全长46-55米,排水量在-0吨,后期大型盖伦船排水量甚至达到吨。风帆结构和布局与卡拉克相似,但也有采用4桅构造以悬挂更多的帆布的型号。因为包铜技术船身采用多层甲板和多层船楼构造的盖伦船在诞生后就受到西班牙军方和商人的青睐,在远洋线路上完全取代旧型号的船只,被称为西班牙宝船。无敌舰队中也配备大量盖伦船,并根据其构造改良接舷战术,这令当时处于敌对状态的英国苦不堪言,只能通过海盗的游击战来牵制西班牙海军。这种状况持续到年无敌舰队远征,遭到英国远程火炮和暴风的双重打击惨败为止。

盖伦船

(一)16世纪中叶英国造船家开始发展轻型盖伦船,为了使之更适合于远距离炮战改善操作性能,他们把首部上层建筑降低,移入船体之内,甚至置于首挂之内。此类船的标准长度50米,排水量-吨。这类新型盖伦船的快速性、操纵性明显优于西班牙"盖伦"船,由于它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创制又称"女王船"。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需要运载大批货物和士兵横渡大西洋,当时的主要海船屋船和卡拉维尔船已不再胜任这样的繁重任务,西班牙"盖伦"船则结合这两类船型的优点因此久负盛名。它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0吨,有数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达吨,吃水8米,有较好的续航力,在很长时间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二)在远洋进行海战中地中海的三桅划桨帆船因为适航性太差,无法在大洋上发挥作用。大西洋上老式的“卡拉克”型帆舰及当时其他船舶的艏楼与艉楼过高极易招风,使船在逆风时不易操纵。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约翰·霍金斯爵士看到这一点,他降低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型帆舰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年7月的海战中败给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伦”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盖伦”型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是军舰,包括战列舰的设计标准。其中对适航行与火力的要求是压倒一切的条件,以便在战斗时抢占有利阵位,发挥优势火力。17世纪英荷战争中的主力帆舰均为清一色的低舷、横帆、两舷装备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优势,这也是“战列舰”这一名称的首次被使用。

(三)大型横帆船在15世纪至17世纪所用的一种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两层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战舰]的发展历程。克拉克帆船是第一种有据可查的完全风帆化的船舶,它也是第一种将船楼结构并入船体的船舶。在大航海探险时代克拉克帆船是一种倍受宠爱的船只,它拥有足够的空间可供大量的船员居住以及容纳返航时搭载的货物,在年当麦哲伦扬帆进行环球航行时他所用的船只都是克拉克帆船。但是克拉克帆船有一个巨大的设计问题,那些巨大的结构(前船楼与后船楼)使得船只的重心过高,这一点在遇到强大的风暴时很容易使得船只翻覆。巨大的船楼导致拖拉现象[风拖着船走],也减少船帆的受风面积。在16世纪中期克拉克帆船得到改良,那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盖伦帆船,盖伦帆船的设计给予它更多的可操纵性以及更为巨大的适航性。前船楼被转移至船首的尾部,船首斜桅[从船头柱上伸出来的帆桅,其上用于系前桅的支索]固定于它的前部。一个新的结构船头被建造在从前船楼的前部到船首像所在突出部的船首斜桅之下的空间内,这一块区域被用作船员的厕所,甚至到今天在海事用语中单词船头的意思仍然为厕所。盖伦帆船还增加独具特色的船尾瞭望台,一些早期船的尾部或尾舷上的平台或阳台,这是一种环绕整个船尾的敞空平台,它到了后来就成了船长住处的一部分

(四)有几个国家宣称是他们发明盖伦帆船,到了16世纪中叶大多数的航海国家迅速采用盖伦帆船,并根据他们各自的需要而对设计做了更改。盖伦帆船被分为3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小尺寸建造:小型(-吨),中型(-吨)、大型(-吨)。英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丹麦人与荷兰人都发展出各自独有的设计,在英国下层船体的墙板是贯通的,这样重型火炮能够安放于下层甲板上,从克拉克帆船所沿袭而来的丰满外形得到修改,使得龙骨的长度3倍于船的宽度。船楼结构得到简化,尤其是前船楼的大小被大大缩小。在17世纪中叶英国人偏好于使用到吨级的小型盖伦帆船,而西班牙人则在运送财宝的船队中使用一些吨级的庞然巨物。

柯克船

(一)柯克船又称寇克船或寇格船,是大航海时代北欧体系船只中最为发达的船舶,在北欧航行至十五世纪左右。一般全长30米、宽8米、总重量吨到吨左右。特征是船体最尾端的舵,一般称其为“船尾中央舵”或“中央舵”。船桅只有一根,位于船体中央,用以张开长方形的横帆。垂直于船首与船尾的连线,适合顺风航行。船体的整体形状是细长形,这是种适合划过北海强风大浪的形状。柯克船采用“搭接式”造船法制造,搭接式是指四世纪到十五世纪时用于北欧船只外板的造船法,由数片外板交叠铺成,类似屋顶瓦片的叠法。虽然表面会凹凸不平,但船只构造相当坚固。柯克船在过去也被称作“汉萨·柯克船”,汉萨有“商场的伙伴”的意思,指中世纪北欧的经济共同体汉萨同盟。汉萨同盟是以北海沿岸各都市为中心,由海洋贸易商人们所组成的商会,从十三世纪活动至十七世纪,而柯克船就是汉萨同盟各都市进行贸易时所爱用的船种。

卡拉维尔帆船

(一)卡拉维尔帆船是一款盛行在15世纪的三桅帆船,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家普遍采用它来进行海上探险。这款船是在当时葡萄牙政府的管理下开发,而留下来的文献亦没有详细记述开发的经过及明确的时期。“卡拉维尔”一词有说是来自葡萄牙语的“橡木材”之意,但当今未能确实。在卡拉维尔帆船盛行的同一时期也兴起一款称为卡瑞克帆船的远洋帆船,这象征著欧洲的造船技术已经去到另一个高峰。然而卡瑞克帆船虽然适合远洋航行但也不是万能,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虽然采用卡瑞克帆船对非洲及大西洋进行探险及航行,但由于它的庞大船身需要很多人同时操作成为航海家们的一种负担。此外卡瑞克帆船庞大的船身更使它不大适合行走于地中海一带的狭长海域,而且很容易出现于浅水区触礁的危险。为此撇除远洋航行的目的后,葡萄牙人建造一种约重一百吨的小型帆船,这种帆船就是卡拉维尔帆船。它比卡瑞克帆船更为轻,而且吃水线亦较浅,更适合于沿岸及河川的探险,亦减低船只的负担。在船帆方面它使用地中海普遍见到的三角帆(又称拉丁帆),转舵性能变得更高,船帆更易鼓起,速度亦大幅增加。

(二)卡拉维尔帆船满足当时冒险家要求的经济性、普遍性、操舵性及速度,成为当时欧洲最盛行的帆船。初期的卡拉维尔帆船全长20至30米、重50吨,只装备两根船桅,船长和船阔比例为3.5:1。这使得船只平衡力极高,速度及机动性亦可以并存,后来葡萄牙人发展出新的造船理论并欲加诸实行。15世纪末随著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卡拉维尔帆船便开始添加远洋航行的特性,这些新的造船理论及技术可以试行。他们尝试以以三桅代替两桅,并把横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提高远洋航行所需的速度。此外葡萄牙人更把卡拉维尔帆船的船艏楼及船艉楼增高,以提供远洋航行所需的稳定性。

马可·波罗的中国游

(一)马可·波罗(年9月15日—4年1月8日)是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年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于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友谊。他在中国游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记述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早期的“世界地图”。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

马可·波罗

(二)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然而这时却发生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他的经历激发哥伦布和其他不少旅行家,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基于他的游记,马可·波罗还影响欧洲的地图制作,导致弗拉·毛罗地图的出现。弗拉·毛罗在巴多罗缪·迪亚斯绕过好望角的30年前就准确绘出好望角(他称之为迪亚卜角)的容易辨认的三角形,弗拉·毛罗提到:“年一艘印度海船或舢板不间断地横跨印度洋,被风吹过迪亚卜角和佛得角以及不知名的岛屿向西及西南方向航行40天。”地图涵盖当时全部的已知世界,被认为“中世纪地图学最伟大的记载。地图采用绘制于带木框的羊皮纸上,直径约两米,现藏意大利威尼斯的马尔恰那图书馆。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出资委托毛罗绘制世界地图,并提供当时葡萄牙航海所得的最新地理情报。毛罗与其助手航海家兼地图学者比安科开始为期两年的工作。年4月24日地图绘制完成并送往葡萄牙,但后来不知所踪。跟随地图一起寄送的还有威尼斯统治者给阿方索五世的叔父恩里克王子的信,鼓励恩里克继续支持航海事业。

(三)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中国新疆。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波罗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上都(元朝北部都城),这时时已是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四)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在中国待了17年后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名叫阔阔真的蒙古公主从泉州出海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元史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认为在元朝供职的17年间马可·波罗常被忽必烈派到帝国各地执行机密任务,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年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同年9月7日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

(五)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一个新时代。同时在《马可·波罗游记》以前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是通过中亚这座桥梁间接地联系着,在这种中西交往中中国一直是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和认识中国以外的地方,特别是西方文明世界。最早可以追述到周穆王西巡,尽管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充满荒诞和神话色彩,但至少反映中国人已开始去了解和认识西方。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之后,一条从中国经中亚抵达欧洲的“丝绸之路”出现,中国对西方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等都达到空前的繁荣,一大批西方的商人来到中国,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更深入。但直到13世纪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贸易为主的经济联系上,缺乏直接的接触和了解。

(六)而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在13世纪以前一直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间接接触上,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非常肤浅,因而欧洲人对东方世界充满神秘和好奇的心理。《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世界进行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这又有意或者无意地促进中西方之间的直接交往,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新时代开始。马可·波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马可·波罗游记》打开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许多伟大的航海家扬帆远航、探索世界是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纯属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

郑和下西洋

(一)明初的外交有意沿袭元代的规模,但在邦交理念上有所不同。明太祖积极、主动发展与藩国的邦交关系,对周边国家采“不侵占”的态度,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十五个“不征之国”,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有观点认为明廷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和平外交模式影响有明近三百年,也有观点认为“不征”是明朝对内设定的最优外交目标,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武力。明朝的目的在于以武力为后盾,力争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构建以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而具体交往模式的选取又与交往对象在明朝外交层级中的位置有关,靖难之役中夺得皇位的朱棣锐意沟通域外国家,在郑和之前他派遣尹庆于年出使古里、满剌加,又于年出使爪哇和苏门答腊。在郑和下西洋初期明成祖又南征安南,将之纳入明王朝版图,“郡县安南”之后明朝从陆路近可制占城,远可控满剌加,为郑和后续的下西洋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使西洋朝贡体系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

(二)明代初期由于朱元璋31年的励精图治使农业经济恢复,在手工业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元末时江南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海船建造业,到明初更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官营造船业,除南京龙江宝船厂外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发达对外移民的增加,所有这一切都为郑和下“西洋”准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明太祖于年编制的《大明混一图》就是实例),为郑和下西洋提供必要条件。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唐代中国人已经发明水密隔舱、车船、平衡舵、开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船型已经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被认为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应用最广、影响最大。在海船船壳结构上中国海船采用搭接法,形成“鱼鳞式”结构(亦称“错装甲法”结构),从而使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且不易漏水。船舶载重量也相当可观,南宋时已可达万石以上,在载客量上大海船可载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环境上中国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设施齐全,配备洗漱设施,设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备有充裕的食品,甚至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

(三)根据《郑和航海图》记载郑和使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在天文航海技术方面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在地文航海技方面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关于航海图在英国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指出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米尔斯和布莱格登曾作仔细的研究,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很高的评价。

(四)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的说法,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说法。-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后攻下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在明代顾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语,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郑晓、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怀疑。此后查继佐《罪惟录》、傅维鳞《明书》以及清代官修《明史》之《郑和传》与《胡濙传》均收录这种说法,近现代学者如许立群、范文澜也曾加采用。此种说法受到不少批评,明人朱国祯认为建文帝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窜入异域也不再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威胁。还有研究者指出郑和下西洋次数多、时间长,朱棣的皇位在此过程中早已稳固下来,不可能历次都为了寻访建文帝。此外这种说法也缺乏可靠原始史料作为支撑,《明史》就此还有自相矛盾之处,尽管如此也不排除寻找建文帝是一个可能的动因。

(五)如果说寻找建文帝下落的说法主要出于猜测,那么宣扬国威说则有原始史料根据。对于宣扬威德这一点学界有多种解读,其一认为下西洋是为“通好他国,怀柔远人”,践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并认为所谓“耀兵异域”的说法应该有所修正;其二认为这从根本上出于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其三认为下西洋并非出于夸多斗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扬德化。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是针对帖木儿帝国而采取的行动,具体又包括联络印度抗击帖木儿等说法。但郑和下西洋开始时帖木儿本人已经去世,其继承者则同明朝关系友好,加之该国已经开始分裂,帖木儿帝国不再对中国西陲形成威胁。此外朱国祯认为郑和下西洋有避免张士诚旧部通倭的用意,郑一钧进一步指出明初对南粮北运采取海运方式。永乐年间则先后改为海陆兼运和单行漕运,让不再负责运粮的海员参加郑和船队,可以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并避免他们铤而走险、勾结倭寇等等。但他同时认为这些只是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效果,而非其动因。李新峰则结合下西洋与明成祖北伐在时段上的关系,推测朱棣或许对以南方军士为主体的水军缺乏信任,故在皇帝离京、北伐时尽量派水军出洋以消除隐患。

明成祖·朱棣

(六)年7月11日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他,杀敌五千余人,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三人。其后郑和任命广东华侨施进卿为旧港之主。年10月13日郑和船队携诸国使者、押陈祖义等俘虏还朝,明成祖下令斩杀陈祖义等三人。又宽恕谢罪的西王,并对郑和此行感到满意,赏赐旧港之战的有功将士。又因郑和称航海期间天妃多有感应,遣朱焯加以祭告。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这次远航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而规模较小。郑和船队在年奉命出发,访问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爪哇和苏门答剌北部,然后再一次驶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里为目的地。明朝使节们正式册封古里王,并在古里刻石立碑以纪念这一盛事。这次的回国途中有一部分船队访问暹罗和爪哇,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金、银、丝绢、香油等。年2月15日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年夏郑和船队还朝,这次下西洋《明实录》及《明史》均未记载,年至年的出访时间系据《天妃之神灵应记》,学界就此仍存有争议。

(七)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2.7万人驾驶海舶48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地,正使郑和奉成祖命招敕赐给当地酋长双台银印、冠带袍服,树碑并建立满剌加国,暹罗自此不敢侵扰满剌加。满剌加国王感念明朝的帮助,后曾于年亲赴明帝国朝觐。满剌加九洲山盛产沉香、黄熟香,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年6月郑和船队还朝,成祖赦免亚烈苦奈儿,下诏另择贤君,进一步提高明帝国在东南亚的威信。对于下西洋将士,成祖下令在太仓宴请犒劳。此次航行《明史》及《明实录》均作年9月成祖派遣郑和等出发,且《明史》将此作为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一说《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在这次航行中树立的。

(八)年11月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2.7万人驾海舶四十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船队于年出发,使团中包括官员人、兵26人、指挥93人、都指挥2人、书手人、百户人、户部郎中1人、阴阳官1人、教谕1人、舍人2人、医官医士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以及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到苏门答剌时苏干剌刚刚弑君篡位,明朝方面认为他是“伪王”,他则恼怒明廷不赏赐自己,遂率大军截杀郑和船队。郑和率明军以及当地部队奋战并获胜,追击到喃渤利国生擒苏干剌,费信称郑和是奉明成祖消灭苏干剌恐误。船队还曾在三宝垄休整一个月,期间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此后船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年8月12日郑和船队回国,9月郑和等人献俘于北京,明廷诛杀苏干剌,赏赐立功将士。同年11月麻林国等国使者向明廷进献“麒麟”等兽,此前榜葛剌特使也于年进献“麒麟”。此“麒麟”被认为可能是长颈鹿,显示出郑和使团首次对东非沿岸国家所进行的访问取得圆满的成功。次年成祖御制碑文,树立“天妃宫碑”以示对天妃庇佑下西洋船队的感谢。

(九)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据“郑和行香碑”。年5月31日郑和在泉州行香,同年秋后郑和率船队出发,随行有僧人慧信以及将领朱真、唐敬等。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郑和船队在年7月回国,当年8月8日朱棣下诏按等级对下西洋将士进行赏赐。一说宋末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之侄蒲日和,也与太监郑和奉敕往西洋寻玉玺有功而加封泉州卫镇抚。

(十)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赶东北季风的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剌、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剌和阿丹等国使节。年正月明成祖命郑和前往旧港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同年7月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闻讯后即位,随即调整其父的扩张政策,对内采取措施减轻民困,对外进行战略收缩。在年8月的即位诏书中明仁宗宣布停止下西洋,《明史》称郑和是在返航后方才得知成祖去世,本次出航也是《明史》记载的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另说郑和未及成行,成祖即已去世,郑和的使命被改交他人。年2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率下西洋的明军镇守南京。

明仁宗·朱高炽

(十一)1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出使西洋忽鲁磨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门答剌、剌撒、溜山、阿鲁、甘巴里、阿丹、佐法儿、竹步、加异勒等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据《天方至圣实录》等书记载8月15日宣宗还曾就制造舟船等事下诏,随行有太监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根据明代祝允明《前闻记·下西洋》记载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人。年3月20日明宣宗因获悉满剌加国王欲亲自前来朝贡但被暹罗阻碍,故令郑和向暹罗国王传达敕谕要求暹罗与邻为善。4月8日郑和船队抵达福建长乐港,在长乐停留约半年,在此期间郑和曾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和州府官员到福建湄州屿卖办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宫。又在长乐县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长乐天妃宫(十一月建成),树立《天妃灵应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这次航行郑和船队从竹步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一说郑和在这次航行的过程中去世。

明宣宗·朱瞻基

(十二)年王景弘率船队出使苏门答腊等南洋国家,船队在年末回国。年宣宗去世,明英宗继位。同年随王景弘船队入贡的苏门答腊国王之弟哈尼者罕奏国王老耄,明廷嘉许老王,令老王之子嗣位。年明廷遣古里、苏门答腊等十一国使臣随同爪哇使臣出航,并请爪哇国王分送其他国家的使者回国。一说辅政大臣还曾于该年以明英宗的名义命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并由此终止下西洋贸易,这与《明实录》原文有出入或为误读,但无论如何下西洋已然落幕。年至年太监福安几次向明英宗派陈奏自下西洋停罢后珍珠、黄金等奢侈品不足,并曾请求派官员下西洋采购黄金,为明英宗所拒。在外交和军事方面郑和下西洋颇有建树,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郑和船队也使用武力打击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秩序由于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故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船队展示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这种朝贡体系是非霸权(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还是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强国国际政治体系,郑和也被视为明朝的和平使者。

明英宗·朱祁镇

(十三)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朝贡贸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为大宗,甚至有学者认为寻找海外香料、满足国内需求是促成郑和下西洋的一个根本原因。官方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开,遵循平等自愿、等价交换等原则,其使用的“击掌定价法”传为美谈。民间贸易则由私人自发展开,据考证郑和船队的官兵便可以携带商品在沿线国家展开贸易。学界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例如性坚质细的海外硬木因郑和下西洋而进入中国,使中国匠师们对于硬木操作逐渐积累丰富的经验。在陶瓷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而进口的苏麻离青(又称“苏勃泥青”)为呈色剂,形成永宣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产生新器型(如扁壶、花浇)和新纹样,一说景泰蓝的发展也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十四)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挂帅”而忽视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有报道称郑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对这些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引发帝国的恐慌,仅耗费银两一说即达万两,还不包括对两万官兵的嘉奖。由于船队携带铜钱出国收购,致使铜钱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钱荒”,严重消耗国库储备,引起钱币的大规模贬值。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促进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三宝垄华人编年史》被认为是这方面的一项证据。在伊斯兰教的输入方面郑和船队的分船队曾经到达天方国,带回该国大清真寺的写真画本,加强中国和伊斯兰教文化区的联系。郑和船队也在海外传播佛教,《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就是这方面的例证,还有推测称以天妃信仰为代表的道教也随郑和船队在海外传播。

(十五)郑和下西洋促进明朝对外界的了解,航海的参与者中马欢留有《瀛涯胜览》、费信有《星槎胜览》、巩珍有《西洋番国志》,介绍下西洋途径诸国的情况。在地理认识上郑和下西洋后“西洋”一词的含义更为扩大,有了泛指海外诸国、外国之意。郑和下西洋还留下《郑和航海图》,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明代中晚期茅元仪将之收录在《武备志》中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此外有观点认为《两种海道针经》中的《顺风相送》的成书,也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7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