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丹麦人登陆英格兰的统治过程

白癜风可以医治好么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引言

在丹麦人来到英格兰之前的一个半世纪之久,整个不列颠岛南部地区都一度由英格兰人管辖。直至一日,三艘大船逼近不列颠岛东部海岸,当地官员闻讯前往查看,却遭遇围攻并被残忍杀害;随后附近居民也惨遭劫掠。之后,这些不速之客又迅速扬帆离开。这是北欧海盗第一次在英格兰出现,这片大陆也就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英格兰由此展开了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斗争。

在日耳曼人的语言中,布列塔尼人和威尔士人意味着“仆人”、“进贡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英国人在这段历史中的悲惨经历。北欧海盗指的是来自波罗的海的丹麦人和挪威海岸的诺曼人。他们同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法兰克人原属一个民族,有着相同的语言体系,但这并没能使不列颠、高卢以及莱茵河彼岸的日耳曼人免受侵略。9世纪,北方人以“奥丁”后裔之名为荣,南方条顿人却皈依了基督教,南北方因此彻底决裂。北方人把皈依基督教的条顿人称作叛徒,对于忠于日耳曼古神灵的人来说,不管法兰克人还是高卢人,伦巴第人还是拉丁人,但凡皈依基督教,便是背信弃义、不可饶恕的。

斯堪的纳维亚人狂热崇拜奥丁,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他们的血液中,热情似火的性格和贪得无厌的获胜欲望并行。在北欧海盗南下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杀害教士,破坏教堂,甚至让战马卧于祭台之上,一番大肆摧毁之后,他们讥讽道:“既然你们要祈祷,我们就手持长矛为你们伴唱,从清晨到深夜,这又有何妨!”北方人驾船顺西风横穿大洋只需三日即可抵达不列颠南岸。通常,船只之间的装饰各不相同,每艘船上只有一位首领,上岸之后海盗们也是在这位首领的指挥下列队步行或骑马前进。这位首领被称为“海盗王”,负责海上行进和战场指挥,他们往往胆识过人,勇冠三军,视死如归,普通海盗必忠诚于他,誓死跟从。

但是这个头衔绝非代表高人一等,身为首领的人平日里同普通士兵无异,常常和部队一起围圈而坐,高歌畅饮。海盗王往往十分善于管理船只,他们拥有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技能,人们对他们十分崇拜。他们精通古文,可以辨识出刻在剑上、船尾和船桨上的神秘文字,这些文字中往往暗含获胜的秘诀,抑或教人躲避海难的方法。维京人跟随海盗首领,赤胆忠肝,勇往向前,一路高歌猛进。他们被称作“海湾的孩子”,时而沿陆地走走停停,时而又乘风破浪穿越大海。

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狂风暴雨会撕裂他们脆弱的船只,集合号角吹起之时总有人无法与其他人会合;但是幸免于难的人不会焦躁不安、一蹶不振,他们嘲笑没能摧毁他们的狂风与浪涛:“暴风雨使我们的手臂更加结实,飓风助我们一臂之力,将我们送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北方人由康沃尔海岸登陆英格兰,展开了他们的首次入侵行动。此时,英格兰本土的贫民百姓正在饱尝赋税徭役之苦,人们渴望重获自由却无力改变现状,北欧海盗的到来成了人们情绪的宣泄口。北方人很快就被击退,康沃尔居民受压迫的生活再次开始。不久之后,大批斯堪的纳维亚人自东海岸登陆,并迅速深入英格兰内陆。他们顺江而上,建立据点,到处掠夺牲口。

最初,丹麦人于一处肆意掠夺之后便会撤退,留下几个据点和营地,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他们很快改变了战术,每到一处便让人定居下来,并垄断土地所有权。渐渐地,英格兰人就被北欧人从东北地区驱赶了出来,只好到西南地区生活。在众多海盗首领之中,拉格纳·洛德布罗克和他的三个儿子胡博、英格瓦、阿富登最为有名。拉格纳是一个挪威人和丹麦一个岛屿国王的女儿所生,于是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王位。然而此人命途多舛,意外地失去了领地,于是找来一艘船,召集了一支队伍,自封为“王”。他的早期航行集中在波罗的海弗里西亚和萨克森公国的海岸。

随后他多次入侵英格兰和法兰克,战绩辉煌,名利双收。他率领的队伍英勇善战,在整整30年间都所向披靡,拉格纳因此变得雄心勃勃,他下令让人建造了两艘大船,其规模在整个北方地区闻所未闻。其妻子阿斯劳格生性小心谨慎,拥有极强的预言能力,她曾警示丈夫如若执意扩张定会遭遇不测。然而拉格纳一意孤行,决定率领数百人扬帆出征英格兰。出发那天,锣鼓喧天,军心鼓舞,只见锚索刚被挥刀割断,船只便如同脱缰野马般,开始纵横驰骋。海上之行一切如常,无奈的是靠岸时由于操作失误,大船在浅滩搁浅,海盗们只好强行跳水登陆。

他们此次由诺森伯兰登陆,如往常一样有序进攻,肆意掠夺。国王埃拉带军大举反击,拉格纳身着临行时妻子送来的战袍四次深入敌军,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之后,英格兰人的实力明显更胜一筹,最终拉格纳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生擒。国王埃拉极其残忍,并没有将拉格纳直接处死,而是对其施以各种酷刑,将其关在爬满毒蛇的单人囚室中,让其受尽折磨。据说由拉格纳本人所作的《死亡之歌》便由此传唱开来。这首带有浓厚战争和宗教印记的诗歌被认为是斯堪的纳维亚诗歌的代表作之一,9世纪的北欧海盗也通过此诗歌名声大振。

《死亡之歌》最先在一场葬礼上唱起,之后就在拉格纳·洛德布罗克忠实追随者生活的地方广为传唱。诗歌中充斥着强烈的复仇欲望和战争热情,不仅仅是他的亲朋好友,各路豪杰和北方各个王国的年轻人都无不为之所感动。拉格纳死后的一年内,再无人敢登陆英格兰。后来,8位海盗首领和20位副舵手一起召集船只和海盗,结成联盟,共同进攻英格兰。这是有史以来远征的最大一支海盗船队。本应于诺森伯兰靠岸的船队误抵了更靠南的东盎格利亚海岸,他们上岸发起进攻,掠夺粮食、马匹,火烧其首都约克。

诺森布里亚的两位首领奥斯博和埃拉誓死守卫国家、抵挡进攻。起初,撒克逊人稍占上风,随后他们渐渐疏忽大意,北欧海盗趁其不备再次进攻,最终大获全胜。奥斯博战死,埃拉则被拉格纳的儿子们生擒,饱受酷刑。完成复仇大业后,联盟便开始对国家进行管理。拉格纳·洛德布罗克的儿子们作为亨伯河北部疆土的统领获得了众人的支持,挑起了统领大局的担子。他们在约克和其他重要城市驻军,将土地分给盟友,向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人民开放庇护所,以维护统治。三年之后,新的侵略扩张再次开始。从亨伯至林塞的所有8位首领一同由北向南大举进攻,他们掠夺城市,屠杀居民,火烧教堂和修道院。

先遣部队靠近著名的克罗里兰德修道院时遭遇了一支英格兰队伍的反击,此队伍人数不多,但是胆量过人、训练有素,联军在一天中都无法前进。这一队伍由名叫多利的修道士集结附近民众而组成。三位首领在战斗中丧命,但是主要兵力赶到之后,英格兰人寡不敌众,几乎全部战死。修道院得到失利的消息时正值晨经时刻,所有修道士都端坐于教堂之中。年长的院长对其他人说道:“所有年轻壮士携带圣物、书籍、契约撤退至安全地带,众年长者、幼童与我留在此地,上帝保佑,念在我们年老体衰或许可躲过此劫。”

30余位年轻人将圣物装上船只,躲进附近沼泽地中。教堂中只剩院长、孩子和残弱老人,其中还有两位百岁老人。他们继续高唱圣歌,同仇敌忾。弥撒时间到,院长身着祭祀服装准备坐上祭坛。就在此时,丹麦人破门而入。冲在最前面的统领在祭坛脚下杀死了院长,其他人一时受到惊吓,四处逃散。海盗们将他们一一抓获,挨个折磨,逼他们说出院内宝物所藏之地,修道士们拒绝回答,便被砍下头颅。在院长临死之际,一个平日十分仰慕院长的10岁孩童上前抱住他,痛哭流涕,场面十分感人。他的行为打动了一位联军统领,他出于同情,将孩子从人群中救出来,为他脱下传教士的衣服,穿上丹麦人的服装,对他说:“紧跟着我,不要离开我的身边。”

他就这样把孩子从屠杀中救了出来,然而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都没能逃过此难。丹麦人寻找宝物无果,便破坏了教堂的墓穴,愤怒地破坏尸骨,火烧教堂。接着他们就继续向彼得伯勒修道院前进。彼得伯勒修道院是当时极具撒克逊建筑风格的代表建筑之一,有着厚实的城墙,城墙上镶着拱形的窗子,这使得此修道院更具有防御优势。丹麦人抵达之时,只见院门紧闭,他们便开始向院内射箭投石。第一次进攻中,拉格纳的一个儿子便身受重伤,直至两轮进攻之后,丹麦人才得以强行入院,胡博为了替兄报仇,亲手杀死了所有修道士,共计80人。他们四处破坏,挖开坟墓,拿院内藏书火烧教堂,大火持续了整整15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3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